3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科學院原院長張士濤少將一行來到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的重慶善堂中醫藥博物館調研,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情況。江津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善堂博物館創辦人、民革江津綜合三支部黨員黃云明陪同調研。
黃云明與張士濤少將(右)合影
張士濤一行首先參觀了博物館的五大展區,展區內陳列的中醫藥古籍、炮制工具、名醫處方等近萬件文物,生動展現了中醫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黃云明詳細介紹了江津本土中醫藥特色,如道地藥材枳殼、杜仲的種植與藥性,并特別提及江津籍近現代中醫藥教育家任應秋的學術貢獻。
張士濤對善堂博物館的社會價值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中醫藥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在現代醫學尤其是軍事醫學領域的應用潛力值得深入挖掘。他建議博物館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探索中醫藥在應急醫療、戰傷救治等領域的實踐。
黃云明表示,將積極采納建議,計劃增設軍事醫學與中醫藥結合的專題展區,并聯合高校開展相關課題研究,進一步拓展中醫藥文化的傳播維度。
此次調研不僅彰顯了軍事醫學領域對傳統醫學的重視,也為中醫藥與現代科技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善堂博物館或將成為軍民融合背景下中醫藥創新研究的示范平臺。
通訊員 何彥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