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登上百度熱搜第一名的“41歲歌手方大同去世”新聞引爆網絡。震驚之余,我們查找相關資料發現,原來早在2010年就有新聞報道稱他因操勞過度引發氣胸(爆肺),多次住院治療。氣胸這種急癥怎么會盯上青壯年?操勞過度是點燃炸彈的導火索嗎?這種氣胸怎么會要命?……小編采訪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陳曉陽主任。
過勞、高強度工作可能引發肺大皰破裂導致“爆肺”?
“我也關注了他的新聞,還有新聞提到這位歌手自2020年起便開始與疾病抗爭,持續了5年,但具體疾病名稱沒有公開,所以我想這個疾病可能直接與他的死因相關。但也不能排除2010年他發生氣胸(爆肺)多次住院治療的這段病史為他后續的健康問題埋下了隱患。”陳主任首先說。
陳主任告訴我們,過勞、高強度工作確實可以是誘因之一。這兩個因素可能會導致胸腔壓力驟增從而引發肺大皰破裂形成氣胸,就是我們俗稱的“爆肺”。
“氣胸簡單理解就是氣體異常進入胸膜腔,導致肺組織受壓塌陷的疾病,也就是肺表面出現破口或胸壁受損,空氣漏入胸腔,使肺部無法正常擴張呼吸。但氣胸是要分型的,主要分為自發性(原發性/繼發性)、外傷性、醫源性。外傷性、醫源性的我們不予過多評價,因為方大同的情況極有可能屬于自發性氣胸,也就是與肺大皰破裂相關。”
“瘦高體型”是原發性氣胸的高危人群!
“罹患氣胸的不一定都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有一部分人的原發性氣胸,就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肺尖殘留小泡導致的氣胸,而這種情況當中又以瘦長體型的更容易發生。”
陳主任告訴我們,“瘦高體型”的人群中本身就存在一部分人生長發育期可能肺部彈性纖維發育不良,像剛才說的容易形成小泡,最終形成我們常說的肺大皰(肺表面有薄弱氣囊),這類人劇烈運動、咳嗽、大笑等動作都可能導致破裂,形成氣胸。但他們都是原發性的,繼發性氣胸多由肺部基礎疾病比如肺結核、慢阻肺病、肺氣腫等引發。
從另一條微博中我們發現,有粉絲爆料稱“方大同由于從小跟隨父母吃素,長期以來身型都十分消瘦”,這會不會恰好就是誘發他氣胸的關鍵所在呢?
這樣的氣胸怎么會要命?是不是治療上耽誤了?
小編發現,網絡中討論和詢問最多的問題就是“方大同這樣的氣胸為什么會要命?到底是不是治療上耽誤了?”
對此陳主任回答,氣胸致死的原因大致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急性癥狀與并發癥所致,如外傷性氣胸,這種屬于張力性氣胸,也是最危險的類型。氣體持續進入胸腔但無法排出,胸腔壓力急劇升高壓迫心臟和健側肺,引發休克、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如果胸腔黏連帶撕裂出血還可能造成大量失血,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當然,從新聞透露出來的信息看這種情況并不可能是這位歌手的原因。”
“另一種情況是氣胸復發與長期影響,比如一些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如果合并基礎肺病,治療當時又選擇的是保守治療,有約30%-50%的復發率。如果氣胸反復發作,則會損傷肺功能,尤其是當合并慢性肺病時,就可能引發呼吸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最終走向死亡。根據這位歌手幾年前就曾罹患氣胸的病史,在醫學結論沒有進行公開前,外界確實有理由懷疑他后來的病情加重與氣胸復發相關,這條邏輯并不相悖。”
大聲唱歌會導致氣胸?哪些人不能“放聲高歌”?
還有新聞消息稱,方大同去世后有醫生大聲喊話,稱“大聲唱歌等會誘發氣胸”,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陳主任回答,有這個可能性。“大聲唱歌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氣胸,但對于存在肺部疾病的人群,如慢阻肺病、塵肺、肺大皰的患者,放聲高歌可能會引發氣胸。甚至個別情況下可以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發生氣胸。”
“有些人的肺本身就不好,但直到成年后都并沒有被發現,因此可以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肺就爆掉,我們還曾遇到有學生在安安靜靜考試的時候突然間肺就爆掉,但這是極個別情況。”
“像剛才說的瘦高體型的、有肺部基礎疾病的、過去曾罹患過氣胸的人群,最好不要放聲高歌,包括劇烈咳嗽、用力屏氣、舉重、潛水等可能增加胸腔壓力的行為活動,唱歌音量正常就行,一般來講健康人群是沒有問題的,無需過度擔憂。但有一點要特別提醒,如果是盡興高歌后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的,要立即就醫排查氣胸,這種突發癥狀是氣胸的典型信號。”陳主任提醒。
“肺部基礎病+吸煙”才是“爆肺”更危險誘因!
陳主任特別提醒我們,尤其本身有慢阻肺病、肺氣腫等肺部基礎病的人,如果有吸煙習慣,才最該警惕氣胸,因為“肺部基礎病+吸煙”是“爆肺”更危險的誘因!
“最典型例子就是有慢阻肺病的魯迅先生,生前每天吸煙幾十支。醫學界最普遍認為是日本醫生誤判X光片治療錯誤,將他的死因歸于肺部疾病的急性加重及合并癥。后來醫學界有人重新閱片才發現他右肺呈氣胸影像,真正死因是‘爆肺’。魯迅生前作品里還有一句煙語,‘點了一支煙,一半是我抽的,一半是風抽的’,結果在病榻前就成了他命運的讖語,令人唏噓,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警示。”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陳曉陽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煙草病學組秘書、福建省海峽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呼吸病學分會副會長、福建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常務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委員。擅長治療慢性氣道疾病,從事控煙相關工作。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