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上午撿個衣服,閃到腰了,好痛啊。”2月27日下午,25歲的小張(化名)在朋友的攙扶下到浙江寧波一家醫院就診。
經檢查,小張為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而進一步的檢查顯示,她的骨質疏松已到中度。
負責接診的骨科醫生說:“骨質疏松多見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歲以上絕經后女性。年輕人因不良生活習慣、疾病或者藥物影響也可能出現骨質疏松。但像小張這么年輕就骨質疏松這么嚴重,彎腰撿個東西就骨折的情況較為少見,門診中曾接診過2例類似的年輕患者。”
據了解,小張是一家服裝店的老板,由于工作原因,她經常熬夜、晚睡,并養成日均4杯咖啡的習慣,而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四五年。
醫生稱,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等成分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鈣的流失,導致成骨細胞減退。此外,小張熬夜、晚睡、缺乏運動,以及在室內曬不到太陽,骨轉化量少,這些因素也增加了骨質疏松的風險。
接下來,小張需要臥床靜養一個月,并接受抗骨質疏松治療。
醫生建議,大家平時可以通過飲食調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曬太陽、加強運動等方式防止骨質疏松,同時建議每1~2年做一次骨密度測試,及時了解自身的骨質強度。
1分鐘測測你是否骨質疏松
以下為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推薦的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只要有1個以上問題你回答“是”,那么則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此外,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公式,可測算你骨質疏松的風險有多大:(體重-年齡)×0.2
如果得出來的數值是負數,意味著你得骨質疏松的可能性較大;如果結果<-3,那么你的骨質疏松就可能已經很嚴重了。
怎么吃才能“補骨”?
除了多曬太陽、適當多運動,調整飲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一個重要環節。
首先,要戒掉抽煙、酗酒的習慣,避免大量飲用咖啡,少喝濃茶,日常多喝牛奶,保持營養均衡,飲食口味也不要太濃、太重。平時適當吃些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等。
一般來說,成年人要保證每天1000毫克鈣的攝入。女性>50歲,男性>70歲,需要增加鈣攝入量,每天達到120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鈣也不能盲目地補充,過高的血鈣會增加腎結石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日補鈣不超過2000毫克。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老年人易肝腎虧虛,腎主骨,補腎其實就是在“補骨”。龜殼、熟地、杜仲、海馬等都有滋補肝腎的作用,可適當選作湯料。另外,適當加入當歸、丹參、川芎等活血藥物,有助于增強補益作用。
來源丨寧波晚報、廣州日報
責編丨徐麗青
校對丨黃少華
審核丨梁冰欣
終審丨胡志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生活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