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他國學者書寫的中國歷史,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啟發,當寫作者來自日本的時候尤為如此。中日兩國深厚的歷史往來與近代復雜激烈的矛盾沖突,令日本學者在寫作中國歷史時總能產生與我們不同的理解。
為什么日本學者會特別注意三國時期的吳國?他們會怎么比較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的異同?他們又會怎么描述日軍侵華的歷史?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可以從《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叢書中一窺究竟。
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盒裝共十卷)(2020版)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在學界享有盛譽。講談社創立于1909年,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
本套叢書共十卷,分別講述:
1??神話時代、夏王朝
2??殷周、春秋戰國
3??秦漢帝國
4??后漢、三國時代
5??魏晉南北朝
6??隋唐時代
7??宋朝
8??遼、西夏、金、元
9??明清時代
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近千年的歷史
每卷都是由這個歷史時段最具代表性的權威學者撰寫。
日本學者有大學者為大眾著書的傳統。這既是一套大眾讀本,文字流暢、通俗易懂,又兼具現有知識邊界的學術前沿性。是一套嚴謹、專業、可讀性很強的歷史讀本。
本套叢書日文版編寫歷時五年,引進出版又經五年,其間五次調版,十易封面。每卷書含地圖、照片上百幅,彩圖若干。印刷精美,精裝呈現。
??
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克、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等知名學者共同推薦。
21世紀的日本將和中國保持什么樣的關系?會像本書所描寫的一百年前的日本那樣,對迅速成長的中國感到威脅并敵視它嗎?還是能和不隨波逐流、加深與中國人交流的那些日本人一樣,拼命地認真地從平等的角度去構筑兩者的關系呢?了解日本和中國的歷史,從中學習,不拘泥于任何偏見和既成的觀念,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真實的中國——我們面臨著許多的課題要解決,而中國確實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社會。
——菊池秀明(清末—中華民國卷作者)
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由于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歷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所以,在許多方面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張國剛 清華大學教授
原價728元,現價399元??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