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大主力中,軍事指揮能力最強的軍長,對戰我軍兩大野戰軍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有五大主力,武器裝備都很精良。看一下戰績:
孫立人的新一軍,其塔木戰斗,新38師113團等2個團被殲滅,新38師是起家部隊,損失不小。
邱清泉的第5軍,在中原戰場多次與我我軍作戰。小的失利雖不斷,但基本大的失敗。
廖耀湘的新6軍,四保臨江戰役,新22師損失很大。暫編62師在法庫之戰中被全殲。
胡璉的整編11師,宿北戰役師部被突襲,龍固集張鳳集戰役損失不小。
張靈甫的整編74師,號稱國軍第一主力。第一次漣水戰役兵力損失很大,孟良崮戰役,又頭一個被我軍殲滅。
可以看出,第5軍戰績最好,軍長邱清泉軍事指揮有獨特之處。
邱清泉留德學習過軍事,視野較為寬闊。他與我軍作戰善于觀察研究,常能根據對手的特點設計戰斗指揮戰斗。
解放戰爭中,他與中原野戰軍作戰,對于劉伯承指揮風格有一定觀察和研究,編寫《戰勝劉伯承之秘訣》發給其部隊:
一、劉伯承定經摸清我們的兵力陣地才來打,所以我們要打他的先頭部隊,叫他摸不準。
二、劉伯承要有五倍于我們的兵力才來打,所以我們要碰上就打,叫他無法集中,始終劣勢。
三、劉伯承要達成袋形夾擊態勢才來打,所以我們要反包圍夾擊他的一翼,叫他只有敗逃。
四、劉伯承怕我們大隊伍。想吃我們的小部隊,所以我們要用小部隊釣魚,用大部隊吃魚。
五、劉伯承缺少彈藥,無法持久,所以我們要先用炮火搜索,后用沖鋒突擊,必定勝利。
六、劉伯承要布置地形,埋伏襲擊,所以我們要搜索敵情,偵察地形,分區分幾個到達線,運動與掩護速擊,就可以粉碎他的陰謀了。
邱清泉雖然叫邱瘋子,指揮作戰卻是有過人之處。魯西南戰役與第5軍交手。萊蕪戰役配合華東野戰軍牽制第5軍。
劉伯承元帥對邱清泉也有研究。1947年4月18日,劉帥致電陳粟譚,告以第5軍的作戰特點:
1.前告整11師的戰術,5軍與之相同,惟5軍特務、偵察、偽裝、戰斗較狡猾些。在菏巨路作戰(龍堌、張鳳集戰役)作戰時,它強調攻一點與彈性防御。其欲圍攻一點時,佯退示弱,懈我意志,然后集中火力、兵力突然圍攻。其布陣系抓住村莊與構筑野地低堡互相策應,攻村常用燃燒彈,夜間防御教育即強調伏擊與照明射擊。
2.我應……(向粟裕建議我軍應對之策,茲不錄)
3.邱清泉為人很穩重,未查明我情況前不敢輕動,已經發現我之弱點也能猛進。
1948年秋,邱清泉榮任第二兵團司令官,下轄第5軍、70軍、74軍、12軍、騎1旅、新44師,總兵力達12萬多人,是中原華東戰場最強大的機動兵團。
邱清泉兵團是國軍威脅力最大兵團,展示出他高超的指揮能力。
1.機動能力。
在魯西南、孟良崮、豫東等戰役中都得到體現,無論華野還是劉鄧大軍,都無法抓住邱部主力,而只能圍繞第5軍做文章,打與第5軍配合作戰的部隊。
2.軍級單位協同作戰能力。
新6軍、新1軍慣以師為單位分路進擊,對付初起階段的東北民主聯軍有效。成立兵團后,戰術技術方面粗糙,難以與東北野戰軍對戰。
邱清泉是能把幾個軍迅速融為一體、很好地協同作戰。
3.應變能力。
邱清泉與華東野戰軍對戰,能判斷出粟裕的戰役目標是打掉國軍一支或幾支主力,他的戰役設計和臨場指揮,都極力避免被華野主力抓住。
因而解放戰爭中,邱清泉的第5軍一直是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最大威脅,成為中原戰場我軍勁敵。
毛主席要粟裕立下軍令狀,就是要殲滅第5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