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5078字5圖,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01 澤連斯基終于硬氣了一回
02 臺灣人怎么看待烏克蘭
03 俄羅斯和美國會走到一起嗎?
01 澤連斯基終于硬氣了一回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會談談崩了,但說實話這反而讓我第一次感覺澤連斯基也不是那么小丑,至少在這個時候,還表現出了那么一點硬氣。
具體會談的完整視頻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全程還是挺有意思的。
很多人只看了吵架的那9分多鐘,就在說是副總統萬斯說了不該說的話,但實際上當你看了全程后就能明白,其實最核心的分歧本質上還是:美國不想給安全保障。
包括澤連斯基對萬斯說的那些,什么之前烏克蘭和俄羅斯也簽過很多協議,但最后俄羅斯都毀約了,等等這些話。
實際上在開始會談二十多分鐘的時候,澤連斯基已經重復過一次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特朗普沒怎么理,打了個哈哈就這么過去了。
然后就是開始記者發問,基本上所有的記者其實反過來轉過去,都在問一個問題:烏克蘭當下如果簽了這個礦產協議后,美國該如何保障烏克蘭安全,如何保障普京不進一步行動。
其中有幾個問題還問得挺巧妙,比如有個記者問特朗普,未來會不會訪問烏克蘭,去看一下烏克蘭的城市敖德薩。
這個問題巧妙就巧妙在俄羅斯軍事目標中就有拿下敖德薩,并且當前也控制了一部分區域,如果特朗普說要去敖德薩,那就代表了美國會保護這片地方。
但結果是特朗普直接說,我不想討論敖德薩,我只想把當前的協議簽下來。
有意思的是,當記者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澤連斯基還笑嘻嘻地說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問的,結果聽到特朗普的回答,臉一下子就垮下來了。
還有一個問題也非常巧妙,問特朗普,既然你們簽了這個礦產協議,那烏克蘭的礦產就是美國的利益了,但是烏克蘭有一部分礦產在俄烏前線,甚至就在俄羅斯的控制區域。
請問誰能保護這些利益呢?你能讓普京撤軍嗎?
這個問題說實話是真有水平,從后面的聊天內容來看,看上去是CNN的記者問的。
說實話很有壓迫性,也很刁鉆,既然你們簽了協議,那烏克蘭的礦產理論上都是美國利益的一部分,那你美國是不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也應該給出后續承諾啊?
記者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看澤連斯基頻繁點頭,明顯內心有點激動,覺得這個記者問到點子上了。
結果特朗普完全不走尋常路,連一點假大空的話都不說,直接說:烏克蘭人會保護它們。
然后我就看到澤連斯基這個時候就有點坐不住了,明顯神情和身體語言在表達出焦慮和不滿。
合著利益都是你美國的?結果不僅沒有安全保障,出了問題還得我們烏克蘭自己承擔?
然后才開始了大家比較熟悉的,9分多鐘澤連斯基、特朗普、萬斯的激烈爭吵。
實際上跟萬斯沒啥關系,實在是澤連斯基一直想借用這個全世界面前講話的機會,逼特朗普,你利益也拿了,好歹還是給我們點安全保障。
結果沒想到不管怎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特朗普就是不松口,最終澤連斯基情緒失控爆發了。
目前最新的結果來看,澤連斯基被趕出了白宮,然后這份礦產協議也暫時不簽了。
但我說實話,我對烏克蘭之后的命運,還是不看好,原因也正如特朗普對澤連斯基說的:你們沒有任何牌可以出了。
正如之前美國掏出這么一個喪權辱國的礦產協議,很多中國人都在說,大清都不敢簽。
我當時就認定,澤連斯基最終肯定還是要簽,果不其然才過了兩天就說要來美國簽。
澤連斯基沒有選擇,因為這份協議他不簽,美國一定能找到辦法換人簽,當然這不算是一個好辦法,但一定是一個底線方案。
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和普京會談后,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談了些什么,但明顯也能看到俄羅斯又開始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打擊,和前線的推進。
我猜測這應該也是特朗普和普京商量好的方案,相當于是戰場上俄羅斯給烏克蘭壓力,從而讓特朗普有跟更大的籌碼逼迫澤連斯基趕緊做選擇。
因為你協議簽得越晚,那俄羅斯可能控制的土地會更多,那最終你烏克蘭能保留的東西就越少。
我相信澤連斯基肯定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才會這么快就答應了特朗普要來簽。
當然他也有小心思,只是自己本來想要在全天下面前逼美國提供安全承諾沒有實現。
但還是那句話,澤連斯基沒有籌碼,最終我們應該還是能看到美烏簽署一些列不平等條約,只不過那個時候的條款是否更加喪權辱國,就只能繼續往后觀察。
02 臺灣人怎么看待烏克蘭
比較有意思的是,實際上關于烏克蘭當下結局的討論,我這周也和我的臺灣工作伙伴聊了一下。
有看過我以前文章的應該知道,我有個臺灣對接的工作伙伴,平時和我聊天還挺多,平時上班摸魚的時候我倆就喜歡談天說地。
他以前是個深藍,但是后面國民黨實在太拉胯了,也就不再對他們抱有希望。
但他又非常反感民進黨,經常又給我說民進黨又在迫害誰了,搞些綠色恐怖。
后面他挺看好藍白配,結果最后沒有成功,現在就變成了中立人士。
他對大陸的認知還是挺客觀的,原因在于他來過大陸好多次,聽他說是為了祭祖還是怎么的。
于是我經常跟他聊天的時候,就喜歡潛移默化地說一下大陸很不錯的方面,我倒是希望能把他變成紅統,但畢竟礙于工作關系,也不確實不好明確他對統一的想法。
平時面對一些稍微敏感一點的話題,我都盡量會避開。
但去年我們六代機試飛的消息,我倒是問過他臺灣那邊有沒有報道,結果他說完全沒有看到新聞,還有很多例子,也側面說了島內對大陸正向輿論的管控確實很厲害。
而這次關于俄烏戰爭的問題,我一直沒敢跟他聊,畢竟一說到烏克蘭當下的結局,怎么都很容易聯想到臺灣。
結果沒想到,閑聊的時候,還是他主動說了一句:烏克蘭GG了。
(我就少貼點圖了,因為飛書上有水印,去水印太麻煩了)
其實本來我們是在聊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因為當時我給他又推薦了一下《食貧道》最新的關于南美毒梟的視頻。
然后我就開始給他說全世界除了發達國家之外,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只有少數幾個生活還不錯,其他都真的水深火熱的。
而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實際民生狀態,簡直是個異類,當然我本身也還是在想潛移默化給他說大陸實際過得還不錯。
然后我說了個網絡上的說法:中國現在叫做“半步發達”,發達之下強無敵,發達之上1換1,但說1換1也有點戲謔,理論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才有可能。
然后他來句,俄羅斯跟中美差不多嘛?
俄烏戰爭,感覺俄羅斯是靠中國不然應該也沒辦法這么一面倒,烏克蘭背后是整個北約跟拜登。
對官方來說,我們肯定不會承認在支持俄羅斯,但私下我還是認可這一點,我說:俄烏來說的話,只要中國不跟著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就能堅持。
俄羅斯最需要的制造品,中國都能提供。
然后他就說:烏克蘭GG了(GG網絡用語,意思是完蛋了)。
既然話匣子打開,我就放飛地聊。
從特朗普戰略收縮的目的,以及俄烏戰爭背后的美國分化歐洲和俄羅斯,以及中國為什么要支持俄羅斯是為了避免俄羅斯倒下美國可以全力對抗中國。
最后我點名了:國際社會,本質上還是叢林法則,千萬不要輕信美西方。
哈哈,我這算是第一次很明顯的暗示他,不要跟著美國走,你們臺灣要吃虧。
沒想到他還挺接受這個說法,然后后我們又聊了好多,美國怎么怎么不好,然后就下班了。
第二天我想了一下,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就寫了一段話,說想要采訪一下他,如果感到冒犯就算了,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臺灣民眾的真實想法。
關于臺灣人怎么看待烏克蘭當下的結局?
結果他直接來一句:我只覺得相信美國會很慘,畢竟萬惡美帝。
我繼續問:如果不是特朗普上臺的話,假如現在還是民主黨在臺上,也是這么認為嗎?
結果他說:慘跟超慘而已。
然后說歐洲也很垃圾,原話說的是,歐洲也很干,就是個盤子(臺灣網絡用語,諧音臺語盼仔,大概意思是售價明顯高于行情的東西)。
然后我問了一個我比較想知道的,那就是最近臺灣本土的論壇或者網絡上,會怎么去聊現在俄烏戰爭,以及會不會美俄關系緩和會對中國的后續影響。
然后他原話說:1450很安靜,完全不敢提(他是真的很討厭民進黨哈哈)。然后最近都在瘋狂噴藍白,在討論大罷免的事。
最后一個問題,我說,綠營現在一家獨大,掌控輿論和教育,未來藍白幾乎不可能翻盤,紅統現在是不是基本上沒有市場啊,在年輕人群體里。
然后他先反應了一下紅統是啥,在我解釋后,回答:完全沒有消息。
好吧,民進黨的輿論封鎖那是做得真好,但我也了解一些真實臺灣民眾的想法。
首先是,臺灣本地,還是有相當多的人,是對民進黨當前的綠色恐怖持反對的,特別是那種來過大陸,見過大陸實際發展面貌的人。
我個人認為,即便他們當下對臺統一可能沒有什么想法,但確實也是一股可以團結的力量。
只要讓他們持續看到美西方的虛偽和羸弱、大陸的良好發展和進步、民進黨的欺騙和封鎖,這些人都有可能在未來改變思想。
哈哈,我也盡自己一份力量,后續再多給他介紹大陸的發展和國際局勢,希望他能成為第一個被我“策反”的臺胞。
03 俄羅斯和美國會走到一起嗎?
文章聊到這里,其實有一個話題包括跟臺灣同事也聊到過,也是最近網絡上大家聊得比較多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簡單討論一下。
最近我們看到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和普京走得很近,甚至有國外記者在我們的新聞發布會上挑撥離間問我們擔不擔心俄羅斯和美國走到一起?
先說答案:完全不可能,就是這么絕對。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聊起。
首先,政治互信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對不是誰放出一點善意,就立馬能獲取對方的信任。
對俄羅斯來說,對美國的信任,其實早在這30多年間,一次又一次地被破壞。
要知道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實際上還是非常信任美西方的,不然也不會聽信他們搞什么“休克療法”,最終把國家經濟搞崩潰,讓美西方從中獲益。
這是第一次背叛,但即便如此,普京上臺后,實際上對美西方還是有幻想的,畢竟覺得大家都是白種人,理應融在一起。
所以那個時候的他也頻頻向美西方示好,甚至曾經還想要加入北約,直接給美國搞麻了。
大哥,北約就是來對抗你俄羅斯的啊,你俄羅斯都加入了,那北約以后干嘛?干外星人?
即便如此示好,但最終普京沒有換來回報,甚至在地緣政治方面,持續被美西方蠶食,俄烏戰爭也是其中一個例子。
所以你說普京在這么多次被背叛中,因為特朗普當下示了一下好,就立馬轉變自己的態度,再次對美國報以最大的信任。
我只能說那樣的普京就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俄羅斯早就應該被吃干抹凈了。
而且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便當下特朗普我們從他第一屆執政也看得出,相對來說對俄羅斯的態度還算比較好。
但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只有4年啊,美國政治這么復雜和對立,誰能說4年后,民主黨不會卷土從來?
就算還是共和黨在臺上,誰又能保證下一個美國總統,有著和特朗普一樣的對俄羅斯的看法?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俄羅斯完全不考慮中國的感受,全面和美國達成戰略互信。
一旦4年后美國的政治風向再次變動,到時候中國人就不一定能像現在這樣,在俄羅斯出現困難的時候,能默默地相助。
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你我能看到,普京自然也能看到。
而另一個方面,則是經濟問題。
實際上國際社會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在很大情況下也是一個產業互補的關系。
比如為什么中國的崛起,韓國和日本如此抗拒,站在我們的角度上來說,同樣都是亞洲人,我們強大了一起干美西方,那不挺好的嗎?
但實際上,日韓等這類國家,當前所擁有的經濟地位,本身就是嵌套在美國所制定的全球產業格局中,才能擁有的。
也就是我們說的,美國拿大頭,下面拿小頭,美國提供消費,下面提供產品,這樣才能良好運轉開來。
而中國的崛起,我們所說的產業升級,其本質上就是在壓榨韓日、歐洲這些原本占據中高端制造業國家的利潤。
比如汽車,我們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這么猛,我們獲取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那日韓等國家獲取的市場份額就會越來越小。
最終反映到國家經濟中,那就是他們從市場中所獲取的利潤減少,最終能分享給自己的員工的利益也就減少,最終整體國民收入、生活成本就會進一步惡化。
本質上這就是因為中國,和日韓、歐洲這些美國盟友,在產業結構上是競爭關系。
而俄羅斯、美國、中國的關系就不一樣了。
俄羅斯我們現在看得很清楚了,基本上現在算是一個大號的資源國了,俄羅斯提供能源和資源,中國提供工業產品,所以它才能和中國進行深度綁定。
但美國呢,特別是共和黨領導下的美國,實際背后也是傳統化石能源的利益,美國除開最高端的工業產品外。
現在同樣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國、糧食出口國。
所以從產業結構上來看,美國和俄羅斯實際上是競爭關系,而且美國能提供的高端制造業,實際上也滿足不了俄羅斯的需求。
因此從經濟結構上來說,俄羅斯天生就應該和中國深深綁定在一起,而美國很難和俄羅斯綁定。
當然這里延伸一下,實際上你看,俄羅斯和歐洲從經濟結構上也是互補的關系,理論上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歐洲應該是能和俄羅斯關系良好的。
當然為了避免看到這一幕,讓美國沒辦法再掌控歐洲,于是美國就一定要通過各種手段來分裂歐洲和俄羅斯。
北約的不斷東擴、俄烏戰爭的起因、北溪線路被炸,等等,了解這些就能知道為什么美國才是幕后黑手。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請點贊關注轉發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