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方女士從來都信因公報應,這不,以前婆婆不把自己當親人,如今,婆婆也自嘗苦果了。
講述人:方女士
方女士跟丈夫結婚后一直是跟公婆住在一起的,每天跟婆婆共處一室,矛盾是少不了的,方女士覺得日子過得特別難熬。
婆婆平時是個很事的人,很多時候都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叨叨叨,聽的人特別的煩。
兩代人的生活觀不一樣,看不慣的事情也很多,這樣的問題在方女士和婆婆之間同樣的存在。
方女士比較喜歡吃水果,每天都會買一些水果放在家里,她的婆婆就比較節約,每次見到方女士買水果,她就會說方女士浪費錢,讓方女士不要天天買。
方女士生氣:媽,每天吃水果對健康好,咱們家又不缺這點錢,沒必要省。這水果買回來是大家一起吃的,不浪費。
就算是方女士這樣說,她的婆婆還是會跟吵架,不認同她的做法。婆婆常說:天天吃那么多水果干啥,我說不要買就不要買,你咋就不聽話呢。
婆婆常常把自己當作家里的掌權人,希望大家都聽她的話,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如果大家不聽,她就會發脾氣。
為了在家里彰顯自己的權威,婆婆常常找茬想要給方女士下馬威,吃什么她要管,做什么她也要管。
方女士喜歡逛街,遇到合適的衣服,化妝品她就會買回來,婆婆很生氣的說:天天就知道敗家,能不能做點有意義的事,我兒子的錢都被你敗完了。
說實話,方女士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的婆婆,又不是什么大事,自己花的也都是自己的錢,吃的喝的大家都受益,婆婆咋這么多事。
為了生活安寧,方女士很多時候都選擇了忍耐,可她忍了婆婆就以為自己是怕了她,做的更過分,天天把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拿出來跟方女士吵。
這些小事忍忍也就過去了,方女士不會太放在心上,讓方女士難受的是,方女士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見到是個女兒,連抱都沒抱,月子也不伺候。
對于是個女兒,婆婆特別的不高興,她想要孫子,在方女士生產的時候,她都不愿意讓方女士剖腹產,說是這樣對孩子不好。
孩子有些大,方女士生孩子的時候吃了很大的苦頭,孩子出生后,婆婆不僅沒有好好的照顧她,還一直罵方女士沒用,生不出兒子,還放話不會伺候方女士月子,讓她自己想辦法。
出院后,坐月子婆婆真的沒有伺候,她讓方女士找自己的媽媽,她自己當甩手掌柜。
這一刻,方女士意識到婆婆并不是什么所謂的刀子口豆腐心,她就是不喜歡方女士,不想對方女士好。
認清了婆婆后,方女士對婆婆不再抱有期待,她也不愿意繼續忍讓婆婆。月子的時候,方女士找了月嫂來照顧自己。
后面帶孩子,方女士找了娘家的媽媽來幫忙,婆婆從來不說搭把手,也不愿意照看。
這讓方女士恨不能明白,難道自己生的不是婆婆的孫輩嗎?婆婆做人怎么這么自私,每天就知道挑事,把家里鬧得雞飛狗跳。
跟婆婆合不來,方女士也不強求了,她把婆婆當作陌生人,說話就當聽不到,靠不上,那就不靠了。
時間一晃好些年,婆婆也老了,她生病了,想要方女士照顧自己,彷佛忘了自己以前是怎么對待方女士的。
年輕的時候不修德行,年老了卻想要回報,這怎么可能呢。
生病的婆婆脾氣更差了,因為心情不好,天天罵罵咧咧的,把不順心都發泄在方女士這里。
方女士不想再繼續受這份罪,在婆婆再次咒罵的時候,她拒絕照顧婆婆了,讓婆婆去找自己的兒子。
反正婆婆一直都看自己不順眼,也沒對自己多好,她們兩個人跟陌生人差不多,既然這樣,如今自己也沒義務去照顧她,何況還是這么心累呢。
寫在最后
做人要修口德,不要把自己的壞脾氣都留給家人,家人是應該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
當你把壞脾氣的留給家人的時候,你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你在需要的時候,是不會得到幫助的。
關注我,與我一起聊更多情感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