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驢肉在北京的市井街頭風光無限,尤其是驢肉火燒,備受大眾青睞。北京的胡同之中,郊區縣的街邊,隨處可見驢肉火燒店的身影。幾個外酥里嫩的驢肉火燒,搭配一盤色澤誘人的五香鹵驢肉,那便是許多北京人難以忘懷的美味,成為了他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驢肉餐飲市場卻不復當年的火爆。在最近幾年,驢肉仿佛已成為過氣的美食。新開業的驢肉館子寥寥無幾,許多有著十幾年經營歷史的老館子,也紛紛無奈歇業。以北京某條曾經驢肉館子扎堆的街道為例,在十年前,這條不足千米的街道上,曾有多達5家驢肉火燒店與3家驢肉宴餐廳,而如今,僅剩下1家驢肉火燒店還在勉強支撐。
據相關行業數據統計,在過去的5年里,北京地區驢肉餐飲店鋪的數量減少了約30%,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驢肉餐飲市場的萎縮態勢。
原因
首先,食材成本與菜品售價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驢的飼養成本相對較高,由于其生長周期較長,對飼料的要求也較為嚴格,導致出欄價格不會太低。據養殖行業數據顯示,一頭成年驢的養殖成本在8,000~12,000元左右,相比其他常見家畜,成本高出不少。而驢肉菜品長期以來定位為大眾餐食,價格難以大幅提高。
例如一盤普通的驢肉拼盤,在北京市場的售價一般在50~80元之間,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高成本與低售價的矛盾始終困擾著從業者。
其次,近年來經濟形勢的變化,消費降級趨勢明顯。驢肉菜品的主要消費群體為普通民眾,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想要提高菜品價格十分困難。為了留住這部分主要消費群體,商家只能維持現有價格,這使得經營利潤進一步降低,從而導致新開店數量減少。
再者,地域限制也是阻礙驢肉菜品推廣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驢肉菜品主要在以河北為核心的北方地區流行。在南方地區,由于飲食習慣和文化差異等原因,驢肉的消費市場極為有限。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南方城市,驢肉菜品的知曉率不足30%,而實際消費過驢肉的人群比例更是低于10%,這極大地限制了驢肉菜品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
最后,驢肉菜品的種類相對單調。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驢肉菜品大約只有十來種,新菜品的開發面臨諸多風險。開發新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結果難以預測;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新的驢肉菜品接受程度不一,很多消費者在嘗鮮之后,除非本身對驢肉有特殊偏好,否則很難成為回頭客,這也制約了驢肉餐飲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前景
盡管驢肉餐飲市場目前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從長遠來看,其前景依然光明。
事實上,生驢養殖和驢肉餐飲一直在穩步增長。據惠農網2025年2月26日數據顯示,熟驢肉7日均價為37.61元/斤,7日最低33.38元/斤,7日最高39.14元/斤,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亮亮生熟驢肉批發店的熟驢肉價格在58-60元/斤,且客商積極性高,走貨穩,預計后期價格看漲。
從養殖端來看,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養殖成本有望逐步降低。同時,市場對于驢肉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這促使養殖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年里,全國生驢存欄量以每年約5%的速度增長。
2024年驢的行情穩步上升,并創出歷史新高。特別是在內蒙古赤峰一帶,老口母驢價格突破了30元/斤,300斤重的驢駒子穩定在35元左右/斤,各種肥驢都出現了缺貨現象,這表明市場對驢的需求旺盛,供應卻相對不足,形成了明顯的供不應求局面。
在餐飲消費方面,驢肉餐飲也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例如,最近“喬阿馬”驢肉館成功入駐上海徐匯區,這標志著驢肉菜品開始朝著品牌化、連鎖化方向發展。品牌化和連鎖化的運營模式,能夠提高驢肉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吸引更多消費者嘗試。
從全國范圍來看,驢肉餐飲的消費額也在逐年上升,過去5年里,年增長率保持在8%-10%之間。
小 結
雖然當前驢肉餐飲市場面臨著食材成本、消費環境、地域限制和菜品單調等諸多問題,但從養殖和餐飲消費兩方面的實際數據來看,驢肉餐飲依然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未來驢肉餐飲有望突破現有困境,實現更廣闊的發展。
聲明:文中使用圖片為百度圖片搜索結果。如涉及使用不當請聯系編者刪除。封面圖片由AI生成。
提示:
* 本文為“食材界”原創,歡迎業內外媒體轉載。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相關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