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就進入到長期調整的趨勢之中,先是以鄭州、石家莊、涿州、廊坊等為代表的二三線城市。而在進入到2023年之后,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房價也加入到長期下跌的隊伍中來。而全國房價在經歷了3年多的下跌之后,平均跌幅已經達到30%。
面對當前國內的房價走勢,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說了一句話,他表示:“大家現在千萬不要買房,因為房價將會斷崖式下降”!對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贊同,他們認為在未來5年后,大城市的房價或降至2萬元/平米,小城市房價降至3000/平米?,F在問題來了,業內人士所預測5年后的房價,究竟靠不靠譜?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第一,各地房價已經脫離居民收入
盡管國內房價已經跌了3年,很多中小城市的房價已經跌破5000元/平米,房價泡沫不算太大。但是,像上海、深圳的房價還是遠遠脫離當地居民的收入。以上海為例,市中心平均房價是6.5萬/平米,當地居民要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至少要650萬。
而當地居民的年收入只有15萬,房價與收入之比超過40。這意味著,居民不吃不喝40年才能買下一套房子。顯然,如此大的房價泡沫,一旦遇到樓市出現長期調整,逐步回歸到合理價格區間,已經是無法避免。
第二,城鎮化進程已經到了盡頭
國內房價之所以會從1998年開始,一直漲到2021年,足足漲了20多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內在推動城鎮化進程,就是大量農民進城買房落戶,成為了新市民。而截止到2024年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5%,與發達國家的70%-80%的城鎮化率已經相差無幾。
未來中國城鎮化率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會很大。這意味著,指望農民進城買房來托起高房價已經不太可能。而在城鎮化率放緩,購房需求大幅下降的情況之下,房價只能逐步回歸到合理價格區間。
第三,房產稅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我國高層早在去年就提出了,房產稅試點城市將擴圍,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產稅試點城市的隊伍中來。屆時,城里那些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將會被征收房產稅,而這些家庭的持房成本就會大幅提高。
事實上,房產稅的開征,會導致多套房產的家庭選擇拋售名下房子。如此一來,二手房市場的掛牌量就會激增,房子供大于求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房價下行壓力會增大,最終逐步回歸居住屬性已經無法改變。
第四,老百姓買房越來越理性
在經歷了疫情之后,國內老百姓的消費觀變了,他們更多的是把錢存入銀行,而不是選擇買房。同時,現在老百姓買房也越來越理性了,會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來決定是否買房,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不顧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沖動買房置業。
而隨著剛需和改善性購房需求的大幅下滑。未來各地的房價仍有較大的下跌的空間。房價在回歸到居住屬性之后,按照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城市房價降至2萬元/平米,小城市房價降至3000元/平米,也應該算是合理的價格了。
業內人士預測5年后房價:大城市20000、小城市3000?對此,我們認為這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你是剛需家庭,買房是為了結婚、落戶、子女教育等原因,可以趁著現在房地產政策利好的機會,買房置業。這樣就可以享受到買房優惠政策。而如果是改善型、投資性購房需求,那就再等幾年,等到房價的泡沫擠干凈了,再出手購置房產,那買房的成本會遠低于現在水平,何樂而不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