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搖滾客(ID:Rockerfm)
今日BGM,《Fix You》,Coldplay
本文約3615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這是一場非常特殊的演出。
隨著主持人的簡單介紹,一位患有嚴重心臟病的老人步履蹣跚地走上舞臺。他穿著白襯衫,右手拎著氧氣瓶,體型胖得像動畫片里的怪獸。
一年多前,醫生和他說,他只有兩年時間可以活了。也就是說,現在的他可能只還有幾個月的壽命。
即使這樣,他還是任性地說服妻子,來到這里,完成這輩子最后一場演唱。
全場觀眾都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甚至口哨和尖叫。
其他人幫他擺好座椅和麥克風后,伴奏響起。
這首歌是酷玩樂隊的《Fix You》。本來是兩個人一起唱的,但另外一位老人已不幸提前去世,沒能撐到今天。
此時,他穩穩的坐在那,一動不動。巨大的身軀,像一座大山。
鋼琴緩慢地演奏著和弦,臺下所有觀眾屏息凝神,等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開口。
而當他唱出第一句時,時間仿佛凝固了。
老人就這么顫抖的唱著,安靜祥和,而臺下卻哭成了一片。
有人托著下巴滿臉凝重,有人漲紅了臉強忍著流淚,還有人捂著臉低頭抽泣。
此時此刻,他底層厚重的歌聲深深扎近了每個人的心里。
演出結束后,所有人起立鼓掌,向這位特殊的歌手致敬。
這是美國“young at heart”樂團十多年前的一次演出現場,被導演 Stephen Walker 拍成了一部紀錄片,豆瓣9.2,名字就叫——
《Young@Heart》。
片子真實記錄了這個由70歲以上老人組成的樂團,為了一次新演出,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站上舞臺的故事。
這個樂團雖然是個業余組織,但從1982年就存在了,可謂歷史悠久,聲名遠播。
在歐洲進行多次巡演,每場都是一票難求,連滾石樂隊都是他們的粉絲。
這部只截取了他們一小段故事的紀錄片,帶給人的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由老人們樂觀的生活態度所引發的,對于生命的思考。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我們該以什么樣的心態面對死亡呢?
這些垂垂老矣的爺爺奶奶們,用音樂給了后輩最好的答案。
國外老年合唱團其實很多,特別是帶有宗教熟悉的唱詩班。但像“young at heart”這樣,平均年齡達到80歲,且風格偏向搖滾的非常罕見。
除了酷玩,他們更多翻唱的是老搖滾,滾石、披頭士、鮑勃迪倫、吉米·亨德里克斯,甚至包括特別躁的朋克,比如沖撞樂隊(The Clash)和音速青年(Sonic Youth)。
這才是真正的搖滾老炮啊,要唱只唱經典。
這要歸功于樂團指揮Bob Cilman,就是他從1982年成立了這支樂團。
除了具有超強鼓點的金屬樂,其他類型的經典搖滾樂他都排練過。畢竟都是爺爺奶奶,太猛了心臟受不了。
不過雖然這樣,我還是想說,這個老年樂團最大的特點就是:這群老人心態太年輕了,別說80歲,18歲也不算夸張。
所以這就是一部赤裸裸的青春片,到處洋溢著年輕的味道。
比如這位退役于海軍陸戰隊的史蒂夫·馬丁,快八十歲了,洗澡喜歡唱搖滾樂,開車飆到130,一周去三次健身房,找了個女朋友稱呼她“sweetheart”。
女朋友送了他一個小公仔,底座上寫著:你這個性感的野獸。
談到這,馬丁馬上接了句黃段子……果然老司機。
采訪的小伙驚了,好奇的問道:男人是不是越老越不行了?
馬丁馬上回了句:That's bull shit !
“活越久,樂趣越多!”
性感公仔在此,大爺簡直太強悍:
再比如這位老奶奶,來自倫敦的艾琳,樂團最老的成員之一,從70歲就加入了合唱團。
而現在,她92歲了,卻一直告訴別人29歲。
把攝影團隊帶到臥室之后,為了調節采訪氣氛,老奶奶開完笑說:“不要太緊張,除非我脫掉某些東西。”
哈哈哈哈,太硬核了。
你能想象是一個92歲的老奶奶說的話嗎?
之后老奶奶又說,其實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孩。
“可憐的小孩,真的?!?/p>
耄耋之年還能葆有如此童心,真是太讓人羨慕。
29歲女孩的心態,確實也不過如此。
可能艾琳和年輕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她還擁有92年的美妙人生……
像馬丁和艾琳這樣的老人,在“young at heart”樂團還有很多。他們一起躁起來簡直亮瞎你的雙眼。
隨便展示一些日常畫面:
還有拍偶像劇MV:
不得不說,這幫八九十歲的年輕人,太會玩了。
并不是所有團隊成員都能像馬丁和艾琳這樣還能蹦蹦跳跳,大部分上臺唱歌的老人都必須與衰老的身體做頑強對抗。
比如那位拖著氧氣瓶唱《Fix You》的弗雷德,他可是以前團隊里表現耀眼的大明星。
但五年前不幸心臟病發作,不得不迫使他停止演出。
當問及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時,老人顯得異常樂觀:
“你沒有辦法長生不老,這是要命的事實。但是,這不會令我煩擾,我早就寫好喪禮時的頌文了?!?/p>
緊接著,弗雷德非常流利的背起了頌文:
當你們聽到這篇文章時,你們已經知道我已經離開你們到天上的辦事處報道了。 但不要覺得悲傷,因為我擁有一段美好的人生。我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和太太。 當然,還有你們這些親友。你們容忍我的玩笑,也很愿意對我的笑話捧場。我想大家都捧場過,包括我的狗Rover。 …… 最后,不管我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記得像我的侄子泰瑞要回我的一塊八毛錢。
說到最后一個梗時,老人開心的笑了,像個孩子一樣。
說完,他還當著攝影師的面,和妻子來了一個幸福的吻:
下面滾君再介紹樂團的另一位臺柱子,叫巴布。
文章開頭那首《Fix You》本來安排的是弗雷德和他一起合唱的。
但巴布的身體狀況比弗雷德更糟糕,他連走路都要別人攙扶,完整的唱完一首歌也非常困難。
他開玩笑的說,他不想錯過任何一場排練,原因是Bob(樂團指揮)會讓別人唱他的部分,Bob之前就這么干過。
真的是非常調皮,哈哈哈。
但實際上,就是因為他熱愛這一切。
我想,巴布所謂的熱愛,就是熱愛音樂,熱愛這些伙伴,熱愛這么老了還能有一個為之奮斗的目標。
比如雖然他已經竭盡所能去唱了,但仍是對自己不滿意,不好意思的低著頭。
但樂團指揮Bob還是不停地鼓勵他。
遺憾的是,沒過多久,巴布就因為病情加劇而住進了重病室,虛弱得很難說出一句話。
病房里貼著一張樂團即將演出的海報,就在他的正對面,只要巴布睜眼就能看見。
演出的名字叫《Alive And Well》,意思是:好好活著。
海報中,老人們高舉拳頭,像是在大聲的喊:活著就是搖滾。
他們都相信巴布一定能站起來,參加這次演出,包括他的隊友弗雷德。
所有人都在為他祈禱。
他們的自信不僅來自于善意,也來自于之前其他樂團成員成功脫險的經歷。
但這次巴布卻沒有這么好運,可能上帝想要聽他唱歌了。
在一次去給監獄囚犯演出的大巴車上,工作人員沉痛地宣布了他離世的消息。
“昨天下午,他還在練習他的歌,但他已經盡力?!?/p>
“但是我們還要堅持下去,并繼續往前。”
老人們到達監獄后,還處在失去隊友的悲痛當中,但他們知道現在必須打起精神,馬上演出。
接下來,整部片子最感人的片段出現了。
一群平均年齡八十歲的爺爺奶奶,面對一群年輕的囚犯,臨時決定為他們剛剛去世的隊友唱一首歌,名字叫《Forever Young》,由鮑勃·迪倫創作于1973年。
愿上帝的庇護與你同在 愿你能夠夢想成真 愿你為永遠幫助別人 也接受別人的恩惠 愿你可以造一把采摘繁星的云梯 然后摘下屬于你的那顆 愿你永遠年輕
這首歌演唱完畢,所有囚犯起身鼓掌。
緊接著老人、囚犯、獄卒,都興奮的混在一起握手、擁抱, 將寄托悲傷的送別唱成了重啟生命的慶典。
生死之外,都是小事。
人生的第一智慧不是看淡生死,而是要看重生,看淡死。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生命本身,還有什么能比活著更重要呢?
最后,巴布的離世讓弗雷德決定他要繼續把《Fix You》唱下去,并送給親愛的巴布。
于是才有了文章開頭那個經典的現場。
不幸的是,戰勝了心臟病的他,最后沒能逃過癌癥的魔爪。
與疾病短暫斗爭后,弗雷德也于2009年1月1日去世。享年83歲,比最早醫生預言的多活了好幾年。
這一年也是該紀錄片上映后的第二年,他的歌聲和故事已經被千萬人知道。
我想,他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一定非常幸福,就像他自己給自己寫的悼文里說的那樣:
“不要覺得悲傷,因為我擁有一段美好的人生?!?/strong>
“young at heart”這個團名是來自Frank Sinatra 1953年出版的一首老歌《Young at Heart》。
鮑勃·迪倫在2016年的新專輯還翻唱過這首歌。
所有的童話都將實現 這一切也將發生于你 倘若你的心里住了小孩 不是它晦澀難懂 是你思想的禁錮 倘若你的心里住了個小孩
歌詞太契合,唱的就是“young at heart”這幫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成青春片的爺爺奶奶?。?/p>
他們愛音樂,愛生活,愛家人,心理年齡永遠不向肉體年齡屈服。
而對比他們,我們這些年輕人真是自慚形穢。
有多少人,每天重復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抱怨、空想,卻毫無改變的勇氣。
有多少人,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有很多熱愛的事,但沒有一件能腳踏實地的堅持下去。
這哪是未老先衰,這簡直是未老先死。
但幸運的是,如果你想要改變這一切,再晚也不晚。
無論你現在年齡幾何,無論你貧窮富有,心里都應該住著一個小孩:
永遠好奇,永遠奮進。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搖滾客(ID:Rockerfm),和150萬人一起有態度地聽歌、看劇。轉載請聯系搖滾客(ID:Rockerfm)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