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逛到一個帖子,一名初二班主任說:很多初一的學霸都是假的,初中的分水嶺在初二上學期期中之后,到了初二下學期成績還能好,那才是真的好!
言外之意,初二下學期的成績穩住了,初三就無憂了,中考也能考進好高中!
到底是不是這樣?
以我的經驗來看,確實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今天再拎出來講一講,讓很多初一初二的家長和孩子們能夠避避坑!
為什么說初一成績好的孩子,有大半都是假學霸?
從中考的角度來看,初一的知識點難度是初中三年最低的,所占考點比例少,再加上有太多的孩子小學的時候就提前學過初中課程,比如英語提前學了,數學搞了奧數,小四門背了很多輪了……
有了這些條件的加持,部分孩子到初一后,成績確實很亮眼。
但亮眼的背后,有一個隱患!
就是孩子容易飄,自認為提前學過了,所以到初中后上課聽講就沒那么認真了,課后做題也是心浮氣躁,題目都沒看清楚就開始動筆,審題不仔細,不打草稿,不整理錯題,不去總結和思考!
在這種學習模式之下,孩子提前學的優勢就會慢慢減退,到初一下學期期末差不多就沒優勢了。進入初二后因為初一形成的這種學習上不好的習慣,一時間很難改正,所以初二就直接掉了下來。
可那些腳踏實學的孩子,為什么初一學得可以,初二也會掉隊?
這正是“初二分水嶺”的威力所在。
初二這一年,知識點難度是最大的,數學的幾何函數讓人摸不著頭腦,物理的力學聽得學生們云里霧里的,英語的句子變得又長又難,且即使課內學得再好,考試也發揮不了用處,因為初二的英語考試題目與課本相關的主題只占兩成,你如果課后不多下點功夫,考試就只能靠瞎猜了。
上個學期情況相對還好一點,下個學期才是真正的考驗!
這也是為什么初二班主任會說“初二下成績好才是真的好”,因為初二下學期難度比上學期更大,物理加入力學,而且又換了新教材,有大半的中考考點都在這個學期學到,如果這個學期學得不明不白的,到初三就難搞了。
相反的,初二下學期學得不錯的孩子,意味著中考最難最多的考點對孩子來說沒什么問題,那娃到了初三后,剩余的那些內容自然難不倒他,中考也基本穩妥了。
所以初中三年,最重要的一年就是初二,而初二最重要的一個學期就是下學期,這個學期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娃的中考成績。
那問題就很明朗了,經過咱們這么一通分析,初一初二的家長們應該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對于初一的娃,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好習慣!
不管有沒有提前學,上課都要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做題的時候要認真審題,看清楚想明白了再動筆,做題時打草稿,不要太依賴心算,打草稿有利于后面檢查時省掉大半時間。
還有整理錯題,這一點相當重要!很多孩子的錯題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就是因為沒有認真對待,沒有真正搞明白錯誤原因,同一個地方連續摔倒兩次、三次……
對于初二的娃,最重要的是要管好自己的弱科!
千萬別在這一年里面出現偏科現象。但凡偏科了,到初三就很被動了。
所以課堂上有不懂的地方趕緊問,不要留著問題過夜。有太多地方搞不明白時,可以課后先自己找一些網課加強一下,還是不懂的,下課沖到老師辦公室問明白。
同時可以利用“費曼學習法”幫助孩子更好的去理解課本上的內容。“費曼學習法”的理念是“教即是學”;可以讓娃把當天學到的知識講給你聽,或者講給同桌聽,甚至講給空氣聽。
第一遍可能講不清楚,思路有點亂,那就講兩遍、三遍、四遍……直到能講明白為止!在講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一直在串聯著這些知識,思路會越來越清晰,對知識點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刻。
以這種方式學會的知識點,多久都不會忘!初一的孩子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去學。
上面這些建議,全是過來人的經驗總結,家里有初一初二娃的,可以借鑒一下,讓自己避避坑!
我是好爸,每天都會給家長們分享小初高的避坑指南和學習方法。家長們接下來還想知道什么注意事項,可以揮揮您寶貴的小手,在下面留下您的問題或者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