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有個傳了三十年的故事:當年美軍用戰斧巡航導彈千里奔襲,愣是從薩達姆官邸的窗戶鉆進去搞斬首。這操作聽著像電影特效,可如今朝鮮人愣是把它變成了現實。
兩枚導彈飛了1587公里,用時兩個多鐘頭,硬生生從三層水泥樓的窗戶鉆進去炸了個底朝天。
這手活兒不光讓美日韓跳腳,更讓人琢磨:朝鮮咋突然就摸到了當年超級大國的門檻?
美國人的"神話"成了朝鮮的教材;當年海灣戰爭那會兒,戰斧導彈的"破窗斬首"傳說被吹得神乎其神。雖說后來不少人質疑這故事摻了水分,可這不妨礙它成了各國軍工的標桿。
咱們中國搞出東風-10的時候,央視實彈打靶畫面里導彈穿窗爆炸的鏡頭,算是給這傳說蓋了章——射程2500公里,精度能塞進窗戶,戰斗部威力還能掀翻整棟樓。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朝鮮人抄作業抄出了新高度。
朝中社公布的畫面里,兩枚"箭矢"導彈沿著橢圓軌道慢悠悠飛了將近1600公里,末段愣是玩出"外科手術刀"的精準,這慢工出細活的功夫倒像是得了中國東風-10的真傳。
慢工出細活背后的技術賬;別看朝鮮導彈平均速度才0.6馬赫,這慢吞吞的亞音速巡航反而藏著門道。要維持近三小時穩定飛行,陀螺儀精度、導航系統抗干擾能力、燃料控制缺一不可。
朝鮮以前玩的是"火星"系列彈道導彈,誤差動輒幾公里,這回能把誤差壓到米級,怕不是弄到了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技術。
再看靶樓爆炸效果,三層水泥建筑被內部爆破,說明戰斗部裝藥量和起爆時機拿捏得剛剛好。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別說韓國現有的玄武系列扛不住,連日本剛部署的岸艦導彈都得冒冷汗。
中國軍工的"降維打擊";朝鮮這手活兒放在二十年前確實唬人,可跟咱們現在的家底比就露怯了。
東風-10A早被部隊戲稱"打法國人手里法棍"的水平,2019年亮相的長劍-100才是真狠角色——4000公里射程配4馬赫速度,精度號稱"打法棍上的蒼蠅"。
更別提東風-17乘波體彈頭在大氣層打水漂的絕活,那突防能力讓反導系統成了擺設。朝鮮導彈再準也是亞音速,碰上現代防空網生存率堪憂,這點咱們軍迷心里門兒清。
半島棋局下的暗流涌動;金正恩親自督戰這場導彈秀,擺明是沖著美韓軍演去的。白宮嚷嚷著加碼制裁,可明眼人都瞧見朝鮮手里攥著新籌碼。
能精確打擊指揮所、機場的"戰術核快遞",這可比過去亂扔大炮仗嚇人多了。
俄羅斯在這事里怕是沒少摻和,去年朝軍派兵烏克蘭換來的衛星導航技術,轉眼就成了導彈精度躍升的關鍵。
韓國現在急著部署薩德升級版,可面對這種貼臉威懾,怕是連美軍顧問團心里都在打鼓。
說到底,朝鮮這波操作看似風光,實則是被逼到墻角的反擊。美韓軍演越搞越大,平壤手里沒點硬貨早被吃干抹凈了。
可這導彈再準也架不住中國東風系列的代差碾壓,東亞這盤棋終究還是得看咱們的臉色。
倒是韓國該醒醒了,整天盯著北邊放狠話,不如想想怎么別在導彈競賽里掉隊太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