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同一門專業課,去年能考130分,今年直接跌到10分?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得懵。”這兩天,上海大學考研成績的爭議沖上熱搜,評論區炸了鍋。有網友說:“二戰備考一年,結果考出個位數,這不是魔幻現實主義嗎?”更扎心的是,學校回應“閱卷沒問題”,復核結果也顯示“一切正?!薄#ㄔ醋源蠛訄蟮让襟w
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咱先不急著下結論,先看看當事人的經歷。這位“二戰”的女生,去年專業課130分,說明基礎不差;今年二戰,備考經驗更足,結果成績“斷崖式下跌”。她自己復盤:答題方向沒錯,卷面寫滿了,甚至比去年答得更細致。可分數出來,直接少了120分——相當于寫了半天卷子,老師只給了“辛苦分”?
這事兒一曝光,評論區立馬分成兩派。一派怒噴“壓分黑幕”:“不就是想收調劑生,故意壓一志愿分數?”另一派則質疑考生:“答題方向跑偏了吧?是不是字太潦草?”可問題是,考研閱卷到底有沒有統一標準?成績復核真的只是“走個過場”嗎?
成績復核,和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人以為,復核就是“重新批卷子”,實際上大錯特錯!教育部的復核規定白紙黑字寫著:只能查有沒有漏加分、登分錯誤,壓根兒不看你的答案對不對。說白了,就算你覺得自己答得天花亂墜,只要分數加對了,復核結果永遠是“無誤”。
去年有個更離譜的案例:某考生政治客觀題滿分50分,他估分至少45,結果成績出來只有10分。復核后才發現——答題卡沒掃上!但這種情況,一萬個人里也難出一個。大多數考生和這位女生一樣,復核完只能得到一個冷冰冰的“無誤”。
那問題究竟卡在哪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985高校研究生導師透露:“專業課閱卷主觀性太強。比如一道20分的論述題,A老師覺得你答偏了,直接給2分;B老師覺得你有創新點,可能給15分。但考研閱卷時間緊,根本沒時間爭論。”更扎心的是,有些院校為了控制一志愿上線率,會在閱卷時“從嚴批改”,導致考生分數集體偏低。
比如2020年寧夏大學文學院被曝“專業課壓分”,考生普遍個位數,最高僅30多分。學校咬定“閱卷合規”,最后也不了了之。這事兒給考生提了個醒:選學校,真不能只看分數線,得先摸清它是不是“考研刺客”!
“三步自救法”來了!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情況,先別崩潰。記住這三招,至少能讓你少走彎路:
第一步:立刻聯系導師,別怕丟臉
復核結果沒戲?趕緊給報考專業的導師發郵件!有位張同學就是活例子:去年初試成績離奇低,他直接把答題思路和參考文獻打包發給導師,附上一句:“老師,我不怕落榜,只怕死得不明不白?!苯Y果導師真的幫他復查了試卷,發現某大題被判了零分——原來是頁碼標注混亂,閱卷老師沒看到答案!雖然最后沒能改分,但導師記住了他的認真,調劑時主動給了他機會。
第二步:收集證據,準備申訴
別光在微博吐槽!趕緊做三件事。找到去年高分學長學姐的答題模板,對比自己的答案結構;查報考專業近三年“一志愿上岸率”,如果常年低于30%,大概率是控分專業戶;截圖院校官網的“自命題科目給分說明”(如果有),這都是申訴時的關鍵證據。
第三步:預案現在就得啟動
考研圈有句黑話:“調劑就是撿破爛,三戰就是賭命?!迸c其糾結“公不公平”,不如現實點:如果總分過線,立馬研究調劑,優先選“保護一志愿”的院校;如果分數懸了,趕緊投簡歷,春招末班車還能撿漏;要是鐵了心“三戰”,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明年分數還是異常,我能不能承受?”
考研從來不只是“努力就有回報”的游戲。有人復習三個月上岸985,有人奮戰三年敗給“壓分”;有院校絞盡腦汁撈一志愿,有學校明目張膽收調劑生。但這就是現實—— 你改變不了規則,只能讓自己變成“規則洞察者”。
就像那位上海大學的女生,她的分數或許無法逆轉,但至少給后來人提了個醒:考研是場信息戰,別只顧著埋頭背書。多看看“壓分院校黑名單”,多問問學長學姐的實戰經驗。畢竟,選擇對了,努力才不會被辜負。
你認為呢?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