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浙江國際賽車場的引擎轟鳴劃破長空,時隔三年的凱迪拉克Vday性能大賞以全新姿態歸來。當全新CT5從煙霧中駛出時,觀眾席爆發的不是禮節性掌聲,而是改裝車迷吹響的蘇格蘭風笛、美式肌肉車愛好者的歡呼、賽道發燒友舉起的「V」字燈牌,這不是一場單向的產品宣講,而是一場屬于性能信徒的集體朝圣。
選擇龍抬頭日上市的全新CT5,藏著凱迪拉克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新車限時一口價21.59萬元起,共推出城市運動版和賽道性能版兩款車型及巔峰賽道選裝包,同時還可享受多種購車禮遇。
據說,自從全新CT5預售以來,僅用時五天訂單便突破2000臺,其中賽道性能版的占比更是超過60%,同時有超過50%用戶會選擇逐風藍/臺風綠新車漆顏色。
如果說全新CT5最引人注目的配置,莫過于其全系標配的后輪驅動系統,在當今豪華車市場,前驅和四驅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凱迪拉克堅持“無后驅,不豪華”的理念,無疑特立獨行而又充滿自信,后驅布局不僅帶來了更好的操控性和駕駛樂趣,更是一種對運動精神的致敬。
從伍德總統座駕到貓王摯愛,這家品牌始終是美式豪華的代名詞,凱迪拉克的賽道基因可以追溯到1950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當時,兩輛經過改裝的凱迪拉克Series 61賽車在賽道上展現了驚人的實力,雖然最終因機械故障退賽,但這份對速度的追求從未消退。
從2013年橫空出世的ATS到2023年涅槃重生的CT5,凱迪拉克用十年光陰在豪華與性能的天平上雕刻出獨特的刻度,證明在電動化浪潮中,依然有人堅守著機械美學的最后堡壘。
2014年紐博格林北環,初代ATS-V以7分59秒的圈速震驚車壇,這是美系性能車首次闖入8分鐘大關。其搭載的3.6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爆發出464馬力,搭配碳纖維傳動軸帶來的極致輕量化,讓世人見識到凱迪拉克的鋒芒。
而今天的CT5-V Blackwing,依然搭載6.2L機械增壓V8發動機,在保持后驅純粹性的同時,將馬力推至668匹的恐怖數值,一度成為紐北最快四門轎車記錄的創造者。
2017年,凱迪拉克V系列賽車在IMSA WeatherTech錦標賽中奪冠,標志著這個豪華品牌正式回歸賽道。
全新CT5的2.0T可變缸發動機擁有多種形態,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實現“四缸高性能”、“四缸經濟”、“兩缸超經濟”三種模式的無縫切換,配合10AT變速箱的細膩齒比,可實現性能與經濟性的極致平衡,這正是凱迪拉克工程師獻給內燃機時代的最后情書。
在底盤調校維度,第四代MRC電磁懸掛的響應速度提升45%,每秒1000次的掃描頻率讓車輛在浙賽連續彎道中始終如軌道車般穩定。而mLSD機械限滑差速器的加入,使CT5在出彎時能夠精準分配90%的扭矩至單側車輪,這種狂暴的抓地力傳承自CTS-V在雪邦賽道的調校經驗。
面對新能源車的圍剿,全新CT5用Brembo四活塞卡鉗的尖嘯給出了回應,這套源自CTS-V的剎車系統,配合碳氮共滲工藝處理的剎車盤,在浙賽連續十圈激烈駕駛中,制動距離偏差不超過0.3米。而SSPS隨速自適應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的可變轉向比,在繼承ATS精準指向性的同時,新增的“Track模式”可將方向盤圈數減少15%。
活動尾聲,凱迪拉克為新生代粉絲準備了一個彩蛋環節,突然出現在賽道上的凱迪拉克LYRIQ-V猶如一道閃電而來,新車有望年內引入,相較普通版新車將搭載更高性能的電機、懸架、剎車系統,0-100km/h加速將達到3秒級。
從ATS到全新CT5,凱迪拉克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一場豪華性能的范式革命,它不再執著于與德系對手的參數纏斗,而是以美式豪華特有的包容性,將東方智慧、數字科技與百年造車哲學熔鑄成新的性能圖騰。
在這個被續航焦慮統治的時代,全新CT5的存在本身,就是獻給駕駛純粹主義者的一曲機械贊美詩,當轉速指針劃過紅區,V系列引擎的咆哮聲中,我們依然能聽見底特律精神在21世紀的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