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俗非遺+旅游”的模式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熱點,借助非遺的品牌影響力,“藏戲第一村”扎西曲登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媒體的關注,帶給游客沉浸式的民俗文化體驗之旅。
3月1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扎西曲登社區,居民與游客見面一句“羅薩扎西德勒”,滿是熱情與真誠,讓人心頭一熱。
“我第一次體驗這種民俗文化活動,住民宿,吃‘古突’,轉切瑪,拜年,感覺特別有趣,近距離的和當地居民交往、溝通,深入了解山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在這里我看到了山南人民的幸福生活,也看到了鄉村振興剛勁有力的腳步,很感動,明年有機會我還會來。”來自廣州的旅游博主彭帆說。
“‘打牛角’比賽開始了,大家趕快過來!”隨著一聲吆喝,眾人來到“打牛角”比賽場地,游客們也躍躍欲試,“打牛角”比賽的常勝將軍歐珠告訴大家:“‘打牛角’這項運動講求的是穩、準、狠,還是有點難度的,擊中牛角,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豐收如意、幸福美滿,大家都想討個好彩頭。”經過激烈地比拼,最終扎西曲登社區居民尼瑪次仁奪得了頭彩。
隨后,大家轉場觀看雅礱扎西雪巴藏戲,面戴黃色面具,頭戴白山羊皮,獨特的唱腔、奔放的舞步,仿佛將觀眾帶回數百年前的雪域高原,精彩的表演如同一幅流動的民俗畫卷,在區內外游客面前徐徐展開。這些民俗不僅是藝術與生活的完美融合,更是藏歷新年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藏族人民的深厚情感與千年傳承。
來自廣州的彭帆和易名玥小朋友自告奮勇上臺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首《青藏高原 》,瞬間點燃全場觀眾的熱情,大家紛紛獻上哈達表示祝福。
在“羅薩扎西德勒”的祝福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節日的歡騰,更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創新發展。
編輯|普布卓瑪
校對|劉薇
審編|李永周
來源|微山南官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