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盡皆人事,天下人盡皆有心,天下心盡皆有性。
萬事皆離不開人,世人皆離不了心,眾心皆有其性。
人心就是人性,人性就是人格,人格就是性格。
人先有其身,然后再有其心,其心生其性,其性展其格,其格有其行。身有其行,心有其知,知行合一等同于身心合一。心在身內,而不在身外,反之亦然。
陽在陰內,陰也在陽內;一陰一陽之謂道。有形之身為陰,無形之心為陽。此心之陽,乃后天之心,也叫精神意志,或精神意識。
萬物皆有其身,萬物皆有其心,萬物皆有其性,萬物皆有其格,萬物皆有其行。
所謂道術法器,心如道,性如術,格如法,行如器。身也是器,身行,就是器行,就是身體力行。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心即是道,由心而生性,由性而生格,由格而生行。格是格調,行是行為。人的行為千變萬化,其心惟一。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就是心靈決定命運、心性決定命運、人心決定命運、行為決定命運。個人的命運如此,天下的命運也如此。
個人的命運由個人之心所決定,天下的命運由天下人之心所決定。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是天下人之心、天下人之意,就是民意。
意者,心之音,就是從心靈之中所發出的那個最真實的聲音。于是才有了意志、意念、意向、臆想……它們皆源于心,皆被人的性情所左右。
古人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宮,一切歸十方”。
無極是道,太極是一,陰陽兩儀是二,三才是三……乃至于萬物是無窮。
人心也遵循這一規律。心靈是一,心即是道,乃至于性情多變、格調行為千差萬別。
什么是一切歸十方?
一切歸十方等同于一切歸太極、一切歸陰陽、一切歸三才、一切歸五行、一切歸八卦、一切歸九宮。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都是不同的成道之路,它們殊途同歸。
道生萬物,就是指道分化成萬物。
而且不止是萬物,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等,也都是大道分化的產物。
心生萬法,就是指心分化出萬般緣法;心生萬法,等同于道生萬物。
而且不止是萬般行為緣法,心靈、心神、心性、心情、心意、心志、心念、人格、智慧、思想等,也都是人心分化的產物。
只不過古人已經把大道的演化脈絡清晰地表達了出來,卻沒有把人心的演化脈絡也表達清楚。
或者說大道的演化脈絡,其實就是人心的演化脈絡。
道有無極太極,道有陰陽五行,道有七星八卦;人心也有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和八卦……
所以才會有:道生一切物,心生一切知。
世間萬物,都是大道的產物;人間的一切情緒、情感和行為,也都是人心的產物。這就是所謂的“道生萬物,心生萬法”。
世人既看不清道,世人也看不清心。這是因為道與心太大了。
心之大: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道之大:道生萬物,道即現實,一切皆道。
心生萬法,用佛家的話說就是:“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萬法,就是種種法。
魂、魄、靈、神、性、情、念、意、志、思、想,皆是人心所生萬法之一,皆是種種法之一。
《心經》中有云:“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諸法,就是萬法,就是種種法。也就是萬法皆生于我心。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就是指:“舍利子”便是心靈萬法之中的那個空無本相。也就是人心的那個“無極太極”狀態。
空色、受想行識,便猶如陰陽五行和八卦,乃至于萬般行為緣法。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虛極,就是虛無,就是空無,就是內在心靈的空無本相,就是心靈的無極太極狀態。
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致虛極;
度一切苦厄,就是徹底的認識自我、認清自我、超脫自我、把握自我。
漫漫人生路,遇到一些苦難,遭遇一些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事。假如人們都能夠做到認清自我、超脫自我、把握自我,就算遇到再多的苦難,也不會再害怕,也就無所謂苦難。
心生萬法,萬法可以使人度過苦厄,也可以使人陷入苦厄。厄就是苦,小厄為苦,大厄為災。
度過苦難、跨越艱難險阻的最好辦法,莫過于“致虛極”,莫過于“五蘊皆空”。
假如人們真的能夠讓自己的內心平靜無波、空靈無滯,理性旁觀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又怎么會被現實的洪流所傾軋呢?
可惜世人大多都被狂、躁、急、傲的內心所左右。可謂是:心生萬法,萬法不由人。
心雖有萬法,萬法卻皆可使人陷入歧路、困于迷途。
故而不如無為。無為,是心無為,是心法無為,而不是行無為、行動無為。
無為,就是致虛極,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就是解決一切苦。
無為有兩種:一種是心無為,另一種是身無為。心無為,則無憂;身無為,則懶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無為。
人心雖然有萬法,萬法卻皆不能由人所操控。唯有虛極空無的心態,才能讓人靈覺自生、靈感自來。
人的靈覺、人的靈感,也只能自生、只能自來,而無法他人賦予,或者外界賦予。
常言道:心誠則靈。
誠是真,是真誠。假如人們能夠做到內心真誠無欺,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生萬法”的諸多負面情緒產出。
假如負面心緒多了,人的內心哪還會有時間和空間去產生靈感呢?那些成功之人大多都有其真誠的一面,而不全是陰險狡詐。
一陰一陽之謂道。一真一假也是道。
真誠無欺是真,陰險狡詐是假;心之兩面一真一假、一主一輔、一體一用。
人們往往都是成于真、敗于假。
道生萬物,萬物皆道;心生萬法,萬法由心。心即是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