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我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里突然冒出了一句話:
“人是活在現實中的。”
人當然是活在現實中的。飯要吃進嘴里,手會摸到筷子,鼻子能聞見炒菜的香氣,我們存在于物質世界中。
但精神呢?
幾乎已經成為共識的是,互聯網平臺的算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討好你——
請告訴我們你對哪些內容不感興趣,我們也會根據你的停留時長、點贊/收藏/分享的行為,了解你的喜好,最終源源不斷地推送更多你可能喜歡的內容。
這套機制帶給你刺激、勾起欲望、放大情緒 ,只要你進入其中,注意力就會被牢牢抓住,時間開始流逝。
但這世界最公平、最殘忍的,就是時間自每個人出生就在倒計時。
時間,一項真正稀缺的資源,為所有平臺所搶奪。 因為你停留越久,越有機會喚起你的欲望,越能將一切導向消費。
就好像我正試圖喚起你的共鳴,讓你繼續讀下去,并希望你能對我接下來將要講到的《更遠之地》和喬納森·弗蘭岑(讓我睡不著反思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感興趣。
喬納森·弗蘭岑在《痛苦毀不了你的人生》這篇文章里講,現實真實而復雜,充滿了各種痛苦,哪怕是愛一個具體的人,要去和他人同甘共苦,你也要犧牲掉自我的某些部分。這“使得我們想要逃避愛、逃到只需點贊的世界里去”。
只需點贊的世界是互聯網創造的虛擬世界,而許多人也確實將它視為某種忙碌過后的“避難所”。
可重要的是,只有閑暇時間才是真正服務于你自己,并將決定你的生活是由什么組成。
我們的當下和過去那些世紀的區別,不是因為我們生命本身與前人不同,而是因為供我們生活的客觀物質世界,有了根本性變化。
以消費為導向的互聯網,一方面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轉化為遠超自身可承載的欲望,“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度成為了最聲勢浩大的認知共鳴;
另一方面,快節奏與碎片化的內容,刺激著我們不斷刷新以獲取樂子。過度投入的時間,誤以為興奮既是放松的神經,換來的只會是第二天起床,困成狗的痛苦與后悔。這在醫學上有個專有名詞——成癮,addiction。
同時碎片化的內容將會在回憶中替代生活的細節,只剩以輿論熱門事件為節點,串成的與自身毫無關系的點與線。
這本該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且充實的互聯網,卻將我們的世界限制在了雙眼與屏幕間那不足一尺的狹隘空間。
這也是為什么,弗蘭岑一直在書中號召人們重投文學的懷抱。
文學不矯飾、不討好、不掠奪。 它 所觸及 的是現實、是人性 中最本質的那些方方面面。
把這種內心生活的故事講出來,正是小說的職責,也只有小說才能做到。
那些作家們因為能帶著預見性的目光,望見更遠之地的存在,將其落于文字。當有足夠多的人能從書中照見自我,它不需要順從時代,自然會成為時代的選擇。
就好像余華在《兄弟》中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素描,就好像書名《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所反映的時代情緒。
這些文字也是一面鏡子,如果你真愛小說的話,你會發現值得保留的段落恰好就是那些反映你真實自我的部分。
不過弗蘭岑并不是在否定,互聯網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極改變的事實,重要的是他正在實踐并真正想表達的,也是我們從《更遠之地》中所領悟到的,是這樣一句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此刻不得不感嘆,老祖宗的智慧真是遙遙領先。這句話你可以理解為多讀書、出遠門,但更是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感受復雜的現實世界。
《更遠之地》讓我頗為意外的一點是,作為散文隨筆集卻“不散也不隨”。讀完后甚至會感受到,這是集理論與實踐于一書、充滿過分的責任感的坦白之作。
他講自己因愛鳥而奔向世界各地,卻認識了更為多元且復雜的人類。
在我為本書中的一篇紀實報道(《中國海鸚》)來中國調研期間,我了解到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國人是令人難以置信地多元多樣化的。
他竭盡全力地向我們揭示一部好作品所展現的世界與人性,其復雜、特別、有趣之處。
這部小說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安特里姆樹立了這樣的敘述者,他能讓讀者對他本人生出一種同樣反復無常的復雜感情:道格既無法抗拒地讓人覺得可愛,又不堪忍受地讓人失望。
他也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不論自己寫得再好,有些體驗只有你真正去踐行后 才能屬于自己。 所以像他這般能說會道的作家,有時也只能大聲吶喊——
我能做的只剩復述我開頭就提過的簡單建議:讀門羅去!讀門羅去!
整本書都在呈現弗蘭岑是如何以態度鮮明、滿懷熱愛之姿,參與、介入世界的過程。
在一篇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賭徒》而作的書評中,弗蘭岑講述了書中一位富有的俄國老太太是如何在輪盤賭臺上,將自身的財富和它本可以實現的更好的生活,變成了一堆純粹抽象、輕易就能揮霍殆盡的籌碼。
互聯網極為有趣又極易上癮,我們很難不愛它。或許也只有真正經歷過虛無之后,我們才會意識到它并非真正的“避難所”,它甚至會毀掉我們本應擁有的,活在現實中將要經歷的那一切。
正如書腰上那句話所寫:
“某個滿心悔恨的蒼涼清晨終要來臨,放縱過后,故事開始。”
意識到自我存在以及時間有限的可貴,并采取行動,或許就來自某個放縱之夜后的清晨。
既然已經知曉更遠之地的存在,我們堅信,那會是每個回過神來、不愿被奴役的人,終將會選擇的未來。
所以朋友們,我們先走一步,等著你來。
附三月共讀預告: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加西亞·馬爾克斯
了解更多關于本書內容請點擊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