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本周快消行業又迎來重磅消息,聯合利華CEO司馬翰(Hein Schumacher)在周二宣布辭職,于3月1日正式卸任,并計劃于5月底完全離開公司。
這一決定來得突然,事實上,當下距離司馬翰正式上任僅一年半時間。
根據路透社、金融時報消息,罷免決定是在周一的董事會會議上做出的,包括曾經強烈支持司馬翰的知名激進投資者佩爾茨(Nelson Peltz)在內的董事會成員一致同意這一決定。
現任CFO費爾南多·費爾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將接棒擔任新任CEO,這位擁有37年聯合利華工作經驗的阿根廷人,將面臨重振公司的艱巨任務。
在加入聯合利華前,司馬翰曾擔任荷蘭皇家菲仕蘭CEO,且在亨氏工作過十多年,期間與后來成為聯合利華重要股東的激進投資者佩爾茨建立了聯系。
到了2022年10月,司馬翰成為聯合利華非執行董事,2023年7月正式接手公司。
上任后,司馬翰迅速展開行動,僅三個月就提出了"增長行動計劃"。他的改革方針可概括為"更少、更大、更好",專注于聯合利華30個最大品牌,它們提供了四分之三的收入。
司馬翰大刀闊斧地調整戰略,包括剝離表現不佳的冰淇淋業務,全球裁員7500人,推動品牌優化組合,納入高端護發品牌K18、高端彩妝品牌Hourglass等。(詳見《》)
在管理層調整方面,司馬翰的改革更為徹底。根據公開資料,司馬翰任期內聯合利華超過一半的領導團隊發生變動,涉及首席財務官、美容與健康業務總裁、家庭護理業務總裁等核心職位。
2024年12月,司馬翰進一步集中精力并簡化領導結構,首席財務官的職能擴大至包括供應鏈和采購,建立新的"一個聯合利華"戰略。
總而言之,與過去聯合利華中規中矩的改革相比,司馬翰的舉措顯得異常激進,這或許也讓他在公司內部樹敵不少。
盡管司馬翰推動了一系列激進改革,但聯合利華的業績改善速度并未如預期。
根據財報數據,2024年聯合利華實現銷售額608億歐元,同比增長僅1.9%,營業利潤同比下滑3.7%至94億歐元,凈利潤下滑10.8%至64億歐元。雖然美妝業務出現強勁增長,但整體業績依然低迷。
事實上,聯合利華已經多年沒有實現顯著增長。可以發現,2023年銷售額596億歐元,同比下滑0.8%;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間,聯合利華營收基本維持在510億至520億歐元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在聯合利華的業績中表現不佳。
亞太非地區是聯合利華的第一大市場,占比42.8%,2024年實現營收260億歐元,同比下滑0.9%,其中中國市場呈現個位數下滑。
聯合利華也表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但增長邏輯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
新任CEO費爾南德斯面臨的挑戰不比司馬翰少。這位聯合利華老將需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讓公司重回增長軌道的方法,特別是如何恢復中國市場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利華方面明確表示,其2025年展望及公司的中期指導沒有變化,尋求增長依然是集團和新CEO的工作主線。公司預計到2025年年底將節省8億歐元的成本,并計劃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市場的變革成效將顯現。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