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王子捷
編輯|周月明
題圖|視覺中國
26歲的四川姑娘方菁,從互聯網大廠辭職后,開始闖蕩非洲市場。
從小廠、中廠到大廠,方菁步步躍升。但成為“都市麗人”的幻想,在這種進化中層層破滅了。大廠的職業天花板,成為方菁追逐大廠的休止符。她仍夢想著自我實現,只不過,北京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地。
方菁的表姐在廣州做非洲的貨運,她為方菁介紹了義烏的貨運途徑。但義烏的非洲市場并不夠,此外,方菁覺得做貨運不能完全發揮她的優勢。南下再南下,方菁從義烏轉去廣州,再直奔非洲本土。
僅一年時間,她通過本土化策略、一手市場調研、社群運營等方式,將中國制造銷往加納等非洲國家或地區,年營收破千萬。
她的故事,是新一代創業者“無界出?!钡目s影。
從本土長出來的靈感
和非洲客戶對接,建立信任或許比簽合同更重要。或許是細分市場還未發展完備,非洲客戶的下單專一而持續。當一個非洲人相信你、在你的公司下單,就可能繼續把各種各樣的商單需求輸送給你。
如何獲得客戶信任,方菁認為這才是應該卷的地方。
然而,面對異域文化,方菁發現許多人無法抱著求同存異的心態,而是將交流變為一種暗中比較。文化、三觀乃至階層,都可能成為“鄙視鏈”形成的理由。這種暗戳戳的優越感,或許當事人察覺不到,但卻可能作為潛意識,傳遞給非洲客戶。
而方菁從未存有高人一等的念頭。方菁眼中,能來到中國的客戶已經屬于收入在TOP級別的非洲人。外貿也給了她一個走向非洲小商家的機會,他們或許只是在當地開了兩家小店、做一點小生意,也沒有定制品牌的下單需求。
為了獲取非洲客戶的信任,方菁常注意到一些小細節。在做預售的時候,客戶預定的冰箱需要在海上漂40多天才能送達。她考慮到對方的心情,用A4紙寫了每一個客戶的名字,和對應的商品放在一起,拍了照片發過去,讓客戶先看到商品的樣子。
外貿的成功需要本土化。本土化,意味著真正走進當地人的生活。好的選品是切合市場需求,而不是像許多人一樣“自嗨”。
想要了解市場,一手經驗比調研數據、行業報告之類的市場預測更有效。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數年,方菁認為調研報告不等于與意向客戶直接對接,反而具有滯后性。
以空調的品類為例,來到非洲,方菁發現當地只分兩季,旱季和雨季,而沒有春夏秋冬。因此單冷的空調才有銷路。
在非洲,衣食住行類的生活商品受到歡迎,比如3C、數碼、母嬰類、建材類。母嬰商品的暢銷同樣關聯于非洲的獨特現實——高生育率,太多的新生兒。
親自和客戶打交道,才會發現真實的市場購買力。在和非洲客戶對接之前,方菁沒想到70元的按鍵手機還可以成為商品?!坝悬c像以前的那種諾基亞。那會兒我都覺得這種東西還會有人要嗎?已經完全在中國淘汰掉了。但是運到他們那邊的時候就被銷售一空?!?/p>
于是,再次售賣電子產品的時候,方菁就不會想著賣3000元價位的電腦給非洲客戶,300元的平板電腦才是熱銷目標。
本土的政治新聞也成為挖掘產品的線索。加納新總統上任時,提出會給所有警察配備執法記錄儀。方菁意識到,這可能導致對攝像頭的大量需求。有了這種市場意識,再進一步確認關于攝像頭的具體要求。
方菁常刷非洲客戶在WhatsApp的“朋友圈”,可以間接了解每一個客戶的個體需求。許多產品靈感是真正體驗到當地生活后才冒出來的,否則就會流于抽象與空洞。就像許多人認為非洲人喜歡艷麗的色彩,但真正學習非洲的歷史文化后,會知道同樣一種顏色,在肯尼亞和加納的象征意義會截然不同,紅色可能代表著熱情張揚,也可能代表著死亡。
在原始中摸索
初到非洲,方菁有自己的文化陣痛。語言的障礙是直接的。國內對“倫敦腔”等英語口音的強調,讓她一度不敢和非洲客戶直接對話??蛻舸螂娫捊o她,她也會掛掉,拜托對方用文字交流。
從前對于非洲地域文化的生疏,讓她一度對某位客戶保鏢的語氣感到不舒服,也因此與對方交流得很不愉快。她覺得他說話太兇太重。后來她才知道,偏低沉、四聲調就是他們本土的發音方式。
“很多東西都是要慢慢去磨,吃了虧才知道?!狈捷伎偨Y。
現在方菁的電子設備里有不止一個學英語的軟件。除了英語,她也學法語、西班牙語,用來應對非洲國家在殖民歷史下生長的“語種森林”。
語言上的非專業可以通過后天努力來彌補,但營商文化的松散,卻非她一己之力可以改變。
非洲的營商環境,給方菁的感受是“原始”和“不體系化”。客戶的時間觀念常常無從提起,遲到成為家常便飯。簽合同也成為客戶們并不喜歡的一環,覺得一板一眼、規范反而成了負擔。
在非洲客戶的松弛感面前,方菁自我調試,把自己的螺絲擰松,試圖融入進去。非洲客戶喜歡家庭式的商業關系,信任一個人就愿意把他帶到家里,以sister、brother相稱。非洲客戶不喜歡公私分明的職場文化,方菁也學著拋棄在國內上班培養起來的邊界感。作為對客戶信任的回應,她進入他們的私人生活,和他們的伴侶、孩子一起吃飯。
在團隊管理上,非洲員工的“短期主義”,也讓方菁花了不少時間去適應。在回報上,比起老板畫的大餅、個人實現的夢想,非洲員工更喜歡切實的、迅速可以實現的利益,比如下個月的工資到賬。在工作上,非洲員工沒有太多個人想法,需要方菁來推動。做一個數據表,她填好表頭,他們再往里面填數據。方菁形容,他們說一做一,不大會進行二三四的延伸。
而離開了國內的便利條件,出海成為一場“從0到1”的歷程。
不規范的市場,不透明的信息,基礎建設的缺失,乃至于官商關系的灰色地帶,一切都需要方菁從頭開始理解、行動。
沒有注冊公司的代辦,也沒有招聘平臺,很多事需要親自上陣。方菁通過發傳單和在WhatsApp上放招聘信息的方式來招工,去孔子學院找懂中英雙語的人做借貸。而比起社媒宣傳,非洲更多的BD(商務拓展)在線下進行。方菁用一個月500的工資找到員工,讓他們發傳單、投放機場廣告和電視廣告。
為了注冊公司,她去跑辦公室,結果發現在同一個辦公室里,不同人關于手續費的報價,一個是6000賽地(約合2810元人民幣),一個是8000賽地。
沒有便利的物流,她們用摩托車完成尾程配送。沒有全國通用的支付方式,她們拿著支付牌照,和付款方對接。
即便拿到年入千萬的營收,對本地化資源的依賴,還是讓方菁覺得她的成功無法復刻。她不建議其他00后模仿她去做出海,本土客源并非短時間就能積累。開設獨立站、投SEO(搜索引擎優化)等等成本太高的宣傳途徑,也被方菁用拍視頻、發社媒等本土化方式替代。
有趣的是,方菁用力避開的大廠,成了成功的前輩們的目標。據方菁觀察,在非洲成功的商家,是在非洲深耕十幾年、甚至在非洲安家的人,而這些商家正期待著來自阿里等大廠的跨國收購。
#我是虎嗅商業消費組編輯王子捷,關注出海、消費領域,行業人士交流請加微信:wxid_hjz3uhs3wddv22,請注明身份,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m15797760578@163.com。
虎嗅長期關注出海,為應對急劇變化的出海環境,特推出“出海潛望鏡俱樂部”,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資訊、鏈接頭部出海平臺,掃碼下方圖片二維碼了解詳情。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