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推文 說到, 能成功跨文化傳播的三大宗教都具備“普世平等”底層價值觀,否則傳不出去
反之,印度教、猶太教、神道教、儒家、韓國天道教或越南道教,信仰內核都把人分三六九等,都只能在自己文化圈層里傳播
比如印度教徒遇到老外,會默認歸為第二階層剎帝利對待
我擦,誰稀罕做你家剎帝利啊~
剛巧看到新聞,哪吒2最新票房來到143億,已超蜘蛛俠,影史第7
前面6大佬是:復聯3、星戰:原力覺醒、泰坦尼克號、阿凡達2、復聯4和阿凡達1,都是震耳欲聾的超級大大大IP
復聯3還差5億,沖一沖應該能到,再往上就難了, 最終能排影 史第6或第5,破天荒創兩大記錄:動畫電影票房最高,非美電影票房最高
影史票房歷來被美壟斷,排名搜到100名也清一色美國片,直到17年出了個戰狼2,才打破壟斷
21年又出了個長津湖,再創新高,成為17-21年這波影視圈愛國紅利最大也是最后一個受益者,也只排75位
隔年長津湖2就撐不住了,今年蛟龍行動還玩這種套路,觀眾不干了
所以哪吒2真創造了影史前所未有一大奇觀
但哪吒2的口碑,分化嚴重
國內贊譽多,但批評也不少
任何文化現象,一旦離開粉絲裹挾的舒適圈,被大眾關注,原本小圈層里再怎么受歡迎,也一樣被路人罵得很慘,當年羅胖的跨年演講,Papi的短視頻,李佳琪的直播間……無不如此
畢竟,這是個多元化社會,不可能再有一個人/IP/文化現象,能讓一半以上國民都喜歡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為啥哪吒2海外口碑,遠遠遠低于境內?
我們墻內看到的海外觀眾如何喜愛哪吒的熱搜,都是“精挑細選”的結果
事實上,絕大部分老外根本不care,極少看過的老外,絕大多數也表示confuse,很多看不懂,海外票房主要也是華人貢獻
即使如此,海外票房也只占總票房1%,可忽略不計
不說歐美,即使香港,最近上映時,口碑也兩極分化
先說說哪吒為啥國內票房能炸
首先,當然是基本面比較扎實
無論視覺效果,故事腳本,敘事手法,都沒啥硬傷,很多笑點中國人一看就懂,本就是一部優秀的商業片
再加上哪吒1的良好口碑和春節檔的絕佳時機,都是王長田預言哪吒2票房70億的底氣
如果只有這些,基于前作50億票房,續作再接再厲,站上70億大關,也算相當完美,怎么跑140億去了呢?
因為它還成功調動起了兩種大眾情緒
一是和哪吒1不同,哪吒2很多筆墨花在配角身上
作為普通百姓的觀眾,不一定能把自己代入哪吒視角(雖然叛逆看得爽,畢竟魔丸出身,又是 陳塘關總兵兒子,那可是省長+軍區司令的大官),更難以代入敖丙視角(靈珠+龍王兒子,含著金湯匙出身,帥氣逼人,只能喜歡,很難代入),卻很容易代入申公豹一家和陳塘關無辜百姓視角
申公豹不就是貧賤出身,被人歧視,靠個人不懈奮斗,好不容易進入體制,整天卑躬屈膝,替領導干各種臟活累活,還經常被克扣福利,升遷也輪不到自己,卻背負全家人希望(壓力),依然勤學苦練,絲毫不敢松懈的小鎮青年嗎?
申正道也是整天教導那些妖怪出身的底層孩子,要努力奮斗,早日成仙,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想要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奮斗啊,少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從小老師家長全社會,不都這么教育我們的嗎?
大反派無量仙翁,形象同樣塑造得很立體,不是徹徹底底的壞
站他立場,做這些壞事也有“苦衷”,都是為了復興闡教的千年大計
如果闡教弟子能再給點力,讓闡教獲得絕對優勢,確保打贏封神大戰,江山永固,也無須費盡心力出損招,天天安全掛嘴邊,把潛在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
說到底,他只是既得利益集團代言人,想維系現有權力秩序
背后更深層的ZZ隱喻,懂的都懂,自然引起共鳴
還有父母對子女全身心的愛和付出
前作重點講李靖為了哪吒,愿意一命換一命,危急關頭喚醒了哪吒,這部則重點刻畫 殷夫人
她的名言“我不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兒,你什么樣子我都愛”
仔細分析這話,挺可怕的, 體現了無條件 甚至 盲目的愛
假如你兒是殺人如麻的大魔王,希特勒二世,甚至要把你給殺了喂豬,你也不管不顧,只認自己母親的角色?
這不就是溺愛嘛~
更出彩的是首次人形登場的東海龍王敖光,過去一直智商在線,為了自身和族群利益,日常隱忍,又殺伐果斷
可一旦遇到兒子小命不保,智商立馬歸零,龍族命運也不管了,我只要我兒能活,要我做什么都答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種情感,不管合不合理,中國父母都很容易代入共情,因為中國主流文化就這樣,無數父母就這么想
敖光最后對敖丙說: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得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去,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要你去闖,今后,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吧
這段臺詞點睛之筆是“未必全對”,既沒否定過往經驗,也沒否定孩子想法,給兩邊臺階下
敖光立起開明父親形象,年輕人也容易代入,很符合當下主流價值觀
作為一部過年合家歡的喜劇動畫,能在保證商業訴求前提下,洞察中國社會文化,加入細微情感元素,引起廣泛共鳴,從而開啟沖刺百億票房的破圈之旅
破百億后,第二種大眾情緒被吊了起來:我命由我不由天!雖然我個人很難逆天改命,但希望電影照進現實,打破好萊塢電影壟斷地位,創造中國電影的奇跡!
這時,天元鼎的意象,變成了美帝,哪吒的成功,就是文化領域東大成功突破封鎖,成功逆天改命的象征!
看懂哪吒國內火爆三大原因,就能理解海外的冷遇
看基本面,哪吒2視覺效果不錯,但相比近年來其他國產動畫電影,楊戩悟空姜子牙啥的,并沒有什么質的飛躍
幾乎每一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都會吹一波畫面美爆了,張張截圖都能當壁紙……已成宣發標配
美國頂流動畫電影,比如頭腦特工隊、冰雪奇緣、超級馬里奧、超人特工隊、玩具總動員、小黃人、功夫熊貓……這么多IP雖然畫風不同,但制作水準都是一流,哪吒并不占優
期望值過高,導致很多外國觀眾覺得哪吒過譽了
哪吒的文化內涵,也是老外看不懂的
老外普遍不了解中國上古神話,不知道哪吒啥來頭,他們對超自然生物的理解只有天使魔鬼,算上埃及希臘北歐印度神話也只有“諸神”概念,沒有神、仙、 佛、精、妖、魔、鬼、怪那么多細分概念,只有日韓容易get
更不理解把人投爐里燒成小藥丸,還作為福利發給屬下吃是什么騷操作,難道不會噎著嗎?
但中國人從小看葫蘆娃就知道這些文化常識
魔丸版哪吒一臉黑眼圈+張牙舞爪的形象,老外也很難接受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敖光一出場,無數女觀眾歐巴歐巴兩眼放光,早知老子這么帥,就不粉兒子了~
但哪吒的形象怎么都和美沾不上邊,甚至都難言可愛
可他偏是主角
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動畫電影,包括日本的,大多以帥哥美女做主角,或像小黃人、功夫熊貓那樣走可愛風
哪吒這種造型還能在中國火,的確超出很多老外的審美認知
魔丸身上必然散發邪氣,也為后來敖丙附體后變身眉清目秀的反差萌做鋪墊,導演用心我能get,可就這張臉而言,我都愛不起來
就像雄獅少年的人物畫風,不管劇情如何引起底層共情,這種造型就很敗路人緣, 我也欣賞不來,更不可能打開國際市場
第二條,老外也很難把這些角色代入自身
老外遠沒我們那么卷,沒那么強烈的逆天改命發家致富的欲望,公務員也不是什么高人一等相親市場人人追捧的鐵飯碗,人家有本事的都自己創業或在私企工作,沒本事才混體制內
更看不懂中國特色ZZ環境帶來的隱喻
至于親子關系,更不理解
為啥敖光一開始深謀遠慮,救孩子就突然失心瘋了呢?
人家父母不覺得孩子欠自己的,孩子擁有獨立人格和尊嚴,不是我的私人財產,不能隨意打罵,成年后就是兩個平等家庭,彼此尊重,給各自空間,也不會總按自己經驗,強迫孩子做人生選擇,美其名曰 “爸媽 都是為你好”
以上種種,由于社會文化差異,老外都很難共情
至于借哪吒火爆創紀錄,抒發內心民族自豪感,別說老外無感,就是香港觀眾也會翻白眼……
話說回來,哪吒海外也收獲了一些好評,主要來自哪吒系列的核心價值觀,具有超越文化的普適性——
破除偏見,人人平等
這是美國這些年狂推的最核心的政治正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性別、膚色、種族、宗教、性取向,就用有色眼鏡看待
比如女人就是不如男人聰明
黑人就是比白人懶
亞裔都很小氣又膽小(中日韓裔普遍沒有給小費的習慣)
穆斯林都是思想偏激的潛在恐怖分子
同性戀是一種病,得治
哪吒核心臺詞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這句雖然很燃很出圈,但主創最想表達的是申公豹說的那句——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人的偏見是天生的,根深蒂固,極 難打破,卻違背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所以才要一天到晚反復強調,以致于美國矯枉過正 ,形成 逆向偏見
兩部哪吒的角色塑造故意突破很多刻板印象
沒個正緊的太乙真人,結巴又擰巴的申公豹,女漢子的殷夫人,瞎子村長,強壯卻膽小的村民,長相嚇人但心地不壞的海妖……
和這兩年美國大火的《魔法壞女巫》一樣
能在翻爛了的封神演義中二創出這個故事框架和中心思想,還能有這么高完成度,餃子導演niubility~
這些年我們一直都在說民族復興和文化自信,希望能讓世界看到今天中國的巨大變化,別再用老掉牙的刻板印象或外媒添油加醋的報道對我們報以偏見,這能極大改善我們的國際環境
最有效的方法無非兩條
一是打開國門,免簽待遇,讓更多老外進來看看真實中國,很多偏見和謊言,自然不攻自破
我最近在做福建旅游攻略,突然意識到,這些年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迅猛,但同質化現象太嚴重,什么火了就全國一窩蜂上,容易審美疲勞,導致我國內旅行體感嚴重不如海外
而且對外國游客很不友善,景點普遍刷身份證,很多免費景點還要提前官微預約,且只能官微預約,還要短信驗證,老外沒中國手機號也沒微信,怎么辦?
很多景點還搞了大量聲光電水火煙匯聚的精彩演出,國外很少見,本來是中國旅游一大特色,但景區普遍只照顧中國觀眾,要么沒字幕,要么只有中文字幕,偶有英文字幕,那機翻水平,也不敢恭維……
比如少林寺算是有國際影響力的大IP,大型演出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燈光舞美都很棒,但 字幕卻出現這種笑話——
大象無形,翻譯成一頭大象沒了蹤影~
主要是中國國內市場夠大,過去對外開放程度又不夠,外賓太少,為了那么點外賓做那么多適外化改造,得不償失
但今時不比往日,我們拉不動內需,很需要有錢老外多來貢獻點GDP,更何況還能打破信息不對稱,培養更多友華親華海外力量~
這方面有現成模版,就是日本
日本關鍵文字也是漢字,老外一樣看不懂,日本人講的鋼板英語也一塌糊涂,但人家早就把“觀光立國”作為基本國策,服務周到細致,旅游體感很好,去年吸引3700萬人次入境,占GDP7.5%,帶動超600萬人就業
中國有26個日本那么大,旅游資源比日本豐富得多,也有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去年只吸引2600萬人次外賓,還是免簽/過境簽政策刺激后的成果
我們還有巨大的旅游潛力,但軟件上還要做大量提升
方法二就是文化輸出
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文化霸權,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幾百部高票房電影打下的
日本在海外獲得那么高的好感度,甚至在中國也培養了不少精日,也和以二次元為代表的日本現代文化成功輸出有很大關系
韓國也類似,主要靠的是KPOP,而不是阿里郎
你發現沒,真正成功的全球文化輸出,不是把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反復拿出來說道,而是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傳播一樣,面對跨文化受眾,分享普世價值,才能形成認同和喜愛
美國就沒多少歷史,他們最牛的IP,幾乎都是任憑想象力自由馳騁的原創
比如漫威DC為代表的各種稀奇古怪的超英,阿凡達、星球大戰、侏羅紀世界、變形金剛這種異想天開的異世界,哪怕戰爭片、諜戰片、動作片、劇情片……也都不需要你了解太多人家文化內涵,很容易就能看懂
動畫片觀賞門檻更低,宣揚的都是全人類都很容易共情的情感,比如親情友情愛情,勇氣執著夢想
冰雪奇緣故事多簡單,全世界多少小姑娘喜歡?
頭腦特工隊將情緒做了擬人化設定,這些情緒誰都有,觀眾一看就能理解共情,戳中心趴,全球火爆
當然,美國電影工業也不是只能生產這些傻白甜爆米花電影,有文化底蘊的復雜IP一樣可以火爆全球,比如指環王、權游、哈利波特,背景都是中世紀英國,但人家做了全面二創,故事極為精彩,也能跨文化傳播
美國藝術電影也很牛,只是大部分很難跨文化傳播引起全球轟動,但依然有很多能打動全球觀眾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辛德勒的名單,里面宣揚的情感和價值,是全人類共通的
反觀我們的民族動畫IP,這么多年來,爆款來回來去繞著兩本書:西游記和封神演義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最具想象力的兩本神魔小說,不是說不好,是總想從老祖宗身上要飯吃,不可持續
這些年拍過多少孫悟空為主角的電影了?去年大火的游戲《黑神話悟空》也還在吃吳承恩賞的飯
日本人也很熟悉中國傳統文化,西游三國反復拿來二創,但人家二創會加入更多自己的東西,最典型的是龍珠
孫悟空、金箍棒、筋斗云,豬八戒、牛魔王,這些西游記基本元素都在,但 龍珠后來完全超越西游記故事范疇,成了熱血激斗漫史上空前絕后的里程碑
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動漫IP,OP、火影、死神、柯南、SD、鬼滅、咒術回戰……多多少少都充斥著日本文化背景,從神道教到日本佛教,從澀谷地鐵到鐮倉海岸,光是柯南劇場版出現過的場景就帶火了多少日本旅游IP
但人家主題依然是普世的愛情、友情、奮斗、勇氣……全世界觀眾對日本的好感度就這么一點點起來了
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獨特不代表無法跨文化傳播,只要保留獨特性的基礎上開出普世價值的新花,一樣能火爆全球
比如功夫熊貓和花木蘭,都是典型中國文化背景,美國電影人操刀,一樣講得全世界觀眾都愛看
不得不承認, 功夫熊貓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思想有深刻理解,但表現形式卻又那么可愛有趣,貼近大眾
再如奈飛首部翻拍的中國小說三體,雖然被很多中國書迷吐槽改編太大,但人家面向全球觀眾,必須化繁為簡,但引發整個故事的開篇高潮,依然完整保留,極具中國特色~
當年車田正美讀著希臘神話和 獅子座流星雨的書, 才有了創作圣斗士星矢的靈感,成為鎧甲漫史上的豐碑
希望未來有個中國漫畫家,讀著兵馬俑和太陽風暴的有關書籍,也能創造出既充滿中國文化底蘊,又具有普世傳播力的佳作~
總之,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加入更多能跨文化傳播的普世精神,把故事說得更能打動人,是所有中國電影人要思考的問題
否則,就算再來10部創造票房神話的哪吒,但海外票房只占1%,就永遠是中國人關起門來的自娛自樂,我們的文化走不出去,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