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西方國家被澤連斯基在白宮被攻擊和羞辱震驚了,雖然澤連斯基在極力爭辯,可架不住特朗普和萬斯的聯合攻擊。
澤連斯基在滿屋子的美國官員與記者面前與特朗普會晤,之前氣氛還可以,直到萬斯插嘴。澤連斯基稱,萬斯,這是你說的哪種外交?你是什么意思?
萬斯:“你說的是能夠結束你國家毀滅的外交。總統先生,恕我直言,我認為你來到橢圓形辦公室,試圖在美國媒體面前質問,是不尊重的。現在,你們正在到處強迫新兵到前線,因為你們出現了人力問題。你應該感謝總統試圖結束這場沖突。”
澤連斯基:“你去過烏克蘭嗎,你真能說出我們有什么問題嗎?你應該來一下。”萬斯:“事實上,我看到了這些故事,我知道發生了什么。你帶著人們到處在宣傳。總統先生,你不認為你們存在問題嗎?你認為來到美國橢圓形辦公室,攻擊正試圖阻止你們國家遭到摧毀的政府是尊重的嗎?”
特朗普也加入爭論中稱,你現在的處境不是很好。你的處境不太好。你現在沒有跟我們打交道的牌。
澤連斯基說,我現在不是在玩牌,我是認真的,總統先生。我是戰時總統。特朗普大喊指責,你是在拿數百萬人的性命賭博。你是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賭博。你所做的是對這個國家的不尊重,遠遠超過了很多人認為應該做的。
在全球媒體面前,雙方的矛盾最終演變成一場罕見的激烈爭吵。
澤連斯基此次訪美,本來是要與美國簽署一份礦產開發協議。烏克蘭將把未來自然資源貨幣化收入的50%存入由美國掌控的基金,作為償還美國戰爭期間的援助款。
澤連斯基是希望靠這份協議得到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承諾,可美方拒絕承諾,雙方對結束戰爭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爭吵起來了。
特朗普和萬斯強調澤連斯基不要因為個人情感阻礙達成協議,同時基于實力,為了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烏克蘭不得不做出讓步。
特朗普和萬斯指責澤連斯基對美國的支持不知感謝,同時反復強調烏克蘭現在有很大的麻煩,手里沒有“牌”可以打,也不可能打贏戰爭,沒有資格對停火協議挑三揀四。
澤連斯基回擊稱:“戰爭期間,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甚至你也不例外,但你擁有美麗的大海(隔開俄羅斯),現在可能感受不到,但未來你會感受到的。”
特朗普勃然大怒并打斷了他:“不用你來告訴我們,我們會有什么感受,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問題。你沒資格指手畫腳。你沒資格決定我們的感受。”
最終協議沒有簽成,雙方沒有共進午餐,沒有舉辦記者招待會,澤連斯基就被趕出了白宮。
這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白宮爭吵,第一時間傳遍了世界。
事后,澤連斯基接受了福克斯新聞的采訪時稱,我非常感謝美國人民給予我的所有支持,幫助我們生存下來。
當被問及是否應該向特朗普總統道歉時,澤連斯基說:“我尊重總統,我尊重美國人民。”“我認為我們必須非常開放和誠實,我不確定我們做了什么壞事。”
他后來表示,這次沖突“并不好”,但他仍然相信他與特朗普的關系可以挽救。
澤連斯基隨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北約秘書長呂特等歐洲領導人進行了通話,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與澤連斯基通話,代表歐盟27國領導人表達了支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X平臺上發布了一條聲援澤連斯基的信息:“你的尊嚴突顯了烏克蘭人民的勇敢。要堅強,要勇敢,要無所畏懼。”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表示,“今天,自由世界顯然需要一位新的領導人。我們歐洲人必須接受這一挑戰。”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烏克蘭就是歐洲!我們支持烏克蘭”。
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烏克蘭可以依靠德國和歐洲。”
澤連斯基在其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連說了35個“感謝”。
原本在2022年4月,烏克蘭與俄羅斯就已經談好停戰協議,在即將要簽署的最后關頭,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趕到基輔帶來了拜登的話,將全力支持烏克蘭奪回失去的領土。
得到美國的保證,澤連斯基沒有簽署協議,換來了三年的戰爭。現在的烏克蘭相比三年前已經是破碎的山河了。失去了20%的領土、1000萬人口、數十萬年輕人傷亡、能源設施被破壞殆盡,經濟倒退幾十年。
而美國又加入索取資源的行列中,如果簽署礦產協議,烏克蘭未來幾十年的礦產資源都將交給美國。這三年澤連斯基在干嘛?一萬匹馬在心中奔騰啊。
三年烏克蘭付出了太多太多,地面的基礎設施都已經抵押給了美國財團,如果現在還要將地下資源也出賣了,還得不到安全保障,澤連斯基無法向國人交代。
簽署協議,澤連斯基很慘,不簽可能更慘。特朗普不是一般人可以得罪的,報復起來沒有底線。
烏克蘭前線的部署、軍火庫、衛星制導都是美國提供和幫助建立的,另外即便歐洲提供資金卻也需要購買美國的軍火。也就是烏克蘭的戰爭根本離不開美國。
這將是澤連斯基犯的第二個大錯,第一錯自然的信了拜登的鬼話,烏克蘭白打了三年仗;既然選擇信了美國就只能跟下去,現在澤連斯基又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特朗普,這自然是第二個大錯。
原本特朗普還要勸服烏克蘭接受停戰協議,可能還需要俄羅斯也做一下退讓。現在澤連斯基將特朗普徹底推到普京一邊,特朗普就不再顧及烏克蘭的任何利益了,只需與俄羅斯配合搞定烏克蘭。
可能很快關于澤連斯基的大量負面新聞就要出來了,美國要搞掉一個國家領導人,套路都是現成的。
歐洲國家雖然一再表示會全力支持烏克蘭,可他們自己都要靠美國保護,手中也沒有大量生產軍火的能力。應該是有心無力,沒有美國俄羅斯根本就不擔心歐洲。
跟著烏克蘭倒霉的就是歐盟,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2萬項制裁,完全斷絕了貿易往來。失去了廉價的能源,致使能源價格高企,通脹率高升,制造業外遷。
歐洲的經濟龍頭德國已經連續兩年GDP負增長。
更要命的是美國現在沖著歐盟下手了,特朗普稱,歐盟的成立就是要坑美國,已經要求對歐盟加征25%的關稅。
26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趕到美國試圖緩和關系,卻被國務卿魯比奧取消了會晤,可以說一點面子都沒有。
澤連斯基在白宮受到的屈辱連美國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紐約時報》評論:載入歷史的一天,美國的恥辱日。文章指出,如果設想羅斯福曾命令丘吉爾以任何條件向希特勒求和,并將英國的煤炭儲備交給美國以換取零安全保障,這或許可以類比特朗普對澤連斯基所做之事。這一天無疑是美國外交史上的恥辱。
28日,英國首相辦公室表示,邀請法國、德國、丹麥、意大利、土耳其、荷蘭、挪威、波蘭、西班牙、芬蘭、瑞典、捷克和羅馬尼亞等國領導人,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均將與會。旨在表明歐洲對烏克蘭“堅定不移地支持”,并推動達成“公正持久的和平與安全保障協議”。歐洲與美國已經在相反的方向行進,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稱,美國如今已成為西方的敵人。文章稱,美國已決定放棄其在二戰期間擔負起來的世界角色。在這個國家,由羅斯福“新政”創造的政府和依據憲法構建的法治社會,都面臨毀滅的危險。作為回應,歐洲要么挺身直面這種局勢,要么化為一盤散沙。歐洲人將需要建立更強有力的合作,否則它們將被各大國逼得分崩離析。
歐洲面臨二戰后最艱難的時刻,走到最關鍵的十字路口,如果還是一盤散沙,注定分崩離析。可現在歐洲要面對美俄的雙重壓力,十幾個親美的國家能堅定心志嗎?要歐盟真正一條心太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