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據報道,埃隆·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的高管ShivonZilis在社交媒體X宣布,她與馬斯克生了一個兒子,他們已經有了另外三個孩子。馬斯克隨后轉發確認了這則消息,并發了“愛心”表情,這是馬斯克第14個孩子。
馬斯克是特朗普競選總統過程中最大的經濟支持者,而且正在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削減成本。但特朗普上臺后,特斯拉卻成了“最大輸家”之一。
據CNN 2月18日報道,特斯拉報告稱,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其美國銷量大幅下降了16%,2024年1月的銷量較 2023年12月下降了 24%。
法新社
Cox Automotive 行業洞察總監瓦爾迪茲·斯特雷蒂(Stephanie Valdez Streaty )指出,Morning Consult 本月對潛在購車者的民意調查顯示,近 32% 的美國買家“不會考慮”購買特斯拉。這一比例高于一年前 Morning Consult 調查中的 27%,而在 2021 年 2 月提出這一問題時,這一比例僅為 17%。
一、馬斯克風光,特斯拉遭殃:特斯拉在美銷售陷入危機
馬斯克本人的政治活動可能是導致特斯拉銷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標普全球移動數據提供特斯拉在各州的銷售數據。該公司將數據分為“藍州”,即在過去四次總統選舉中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的州,以及“紅州”,即共和黨連續四次獲勝的州。在每組州中,該公司研究了已經擁有特斯拉的家庭在購買新車時購買另一輛特斯拉的比例。
在藍州,特斯拉重復買家的比例從 2023 年最后一個季度的 72% 下降到 2024 年最后一個季度的 65%。與此同時,紅州的特斯拉重復買家比例從 2023 年底的 47.6% 小幅上升至去年最后三個月的 48.2%。
藍色州特斯拉車主忠誠度的下降,導致特斯拉在這些州的整體市場份額下降了約 1%,這些州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等美國一些最大的汽車市場。
Getty Images
特朗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也對特斯拉造成了嚴重打擊。2月3日,特斯拉股價下跌5%,是46家市值 2000 億美元以上的美國上市公司中百分比跌幅最大的一家。根據《福布斯》實時億萬富翁榜單,馬斯克的凈資產因此縮水 118 億美元,是迄今為止億萬富翁中損失最大的一位。
由于汽車行業的供應鏈緊密交織,發動機、變速箱或其他零部件可能需要七八次跨越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邊境,才能組裝成一輛成品汽車。據Fortune 2月5日報道,正如特斯拉首席財務官瓦伊巴夫?塔內賈(Vaibhav Taneja)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的那樣,特斯拉已嘗試將其供應鏈本地化在美國、墨西哥和中國等市場,以限制其可能受到的干擾。
盡管如此,塔內賈再次強調,“征收關稅的可能性很大……這將對我們的業務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因為特斯拉“仍然非常依賴來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來滿足我們所有業務的需求。”
早在2024年5月份,馬斯克就明確表示,他不喜歡關稅,當時拜登總統對所有中國電動汽征收 100% 的進口稅。
馬斯克當時通過視頻連線在巴黎舉行的VivaTech 會議上對與會者表示:“一般來說,阻礙自由交換或扭曲市場的事情都不是好事。”不知如今在特朗普政府中身居要職的馬斯克是否仍然這樣認為。
二、加碼中國第二個超級工廠:特斯拉依賴中國供應鏈
雖然在美國的日子不好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依舊受到歡迎。
據Forbes 2月3日報道,209億美元。這是特斯拉2024年從中國獲得的收入,占該公司全球銷售額的21%以上。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實現了交付量創紀錄,Model Y繼續成為年度最暢銷車型。
因此,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馬斯克今年1月也表示,特斯拉愿意深化對華投資與合作,為促進中美經貿互動發揮積極作用。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新華社)
2月11日,特斯拉在上海的新超級工廠于投入生產,該工廠致力于生產被稱為“Megapacks”的儲能電池,標志著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顯著擴張。
這座新的超級工廠被該公司譽為“里程碑”,是該公司在上海的第二家大型工廠,也是美國境外的首家此類工廠,展示了該公司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全球挑戰中對中國不斷深化的投資。
特斯拉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擁有一家 Megapacks 工廠,年產能為 10,000 臺。據新華社報道,該超級工廠的初始年產能為 10,000 臺,相當于約 40 千兆瓦時的儲能,將為特斯拉實現全球儲能目標做出重大貢獻。該公司預計,2025 年儲能部署將同比增長至少 50%。
這座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于2024年5月破土動工,開工僅 8 個月便開始量產,成為中國“特斯拉速度”的新典范。此前,馬斯克于2024年4月訪華,會見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并強調“特斯拉愿意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實現更多雙贏”。
特斯拉副總裁陶林去年5月也對新華社表示,中國大力發展儲能等新能源產業,他表示,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生產和經營環境。
陶氏還補充道:“我相信新工廠對上海和特斯拉來說都是一個里程碑。”
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汽車約有三分之二在中國銷售,三分之一出口到歐洲等海外市場。上海生產的超級電池組也將供應全球市場。
在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陷入危機之時,或許不得不更加依賴中國供應鏈。
二、特斯拉在歐盟市場遇冷,意欲轉向印度
在外國特別是歐洲市場,特斯拉也表現不佳。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特斯拉1月份在德國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59%,在法國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也暴跌63%,在英國的銷量則暴跌12%。
《紐約時報》報道稱:“上個月,特斯拉汽車在瑞典市場的需求下滑 44%,而挪威的銷量則下降了38%。”
對比一下這些損失,法國汽車總銷量僅下降了 6%,電動汽車銷量僅下降了 0.5%。同樣,在英國,2025 年 1 月的電動汽車銷量比 2024 年 1 月高出 35%。換句話說,蛋糕在擴大,但特斯拉的份額卻越來越小。
馬斯克會見莫迪(圖片來源:DW)
在美國和歐洲市場都受到冷遇后,特斯拉把目光轉向了亞洲。由于特朗普威脅征收對等關稅,印度政府已大幅削減高端汽車的進口關稅,特斯拉似乎準備進入印度市場。
據外媒the load star 2月20日報道,特斯拉已在孟買、班加羅爾和新德里等多個地區開展招聘活動,特斯拉不久后或將加入“印度制造”計劃,并在印度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廠。
2月14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華盛頓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舉行會晤后,印度政府發出了這一綠燈。會后沒有宣布任何計劃,但莫迪在 X 上表示,他與馬斯克討論了“太空、流動性、技術和創新”。
目前,印度并不是一個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去年僅售出 10 萬輛電動汽車。相比之下,中國去年售出了 1100 萬輛電動汽車。
然而,印度人們對電動汽車的興趣日益濃厚。
據外媒DW 2月18日報道,特斯拉此前已于 2021 年在印度建立銷售基礎設施,為特斯拉奠定了基礎。然而,馬斯克表示,高關稅阻礙了該公司在印度的計劃。當地商業日報《商業標準報》在 2024 年 4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報道稱,馬斯克計劃“更高效地利用現有生產線”。
此前,印度在 2025-26 財年聯邦預算公告中同意將售價超過40,000美元的進口汽車的關稅從110%下調至70%。
參考資料:
- Fortune: Tesla and Apple are the‘Magnificent Seven’firms hit hardest by tariff shocks
- Forbes: Elon Musk Is The Biggest Loser From Trump’s Tariffs So Far
- CNN: Are Elon Musk’s politics costing Tesla sales?
- Xinhua Headlines: Tesla Megafactory in Shanghai launches production
- DW: Tesla starts hiring in India after Modi and Musk meet
編輯:老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