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 OpenAI 帶著 ChatGPT 橫空出世,那叫一個風光無限,人工智能界的“頂流”。 隨著昨天GPT4.5的發布,很多人已經開始嘀咕了: “OpenAI,好像有點不行了, OpenAI 貌似遇到大麻煩了! 問題就在于最新最厲害的 GPT-4.5,燒錢燒到飛起,結果呢? 好像也沒比別人家強多少,但貴到離譜!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OpenAI 是不是真的要“涼涼”了?
成本高昂,優勢不再
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其最新力作 GPT-4.5 的高昂成本。盡管耗資巨大,GPT-4.5 卻未能展現出相對于競爭對手的決定性優勢,這意味著 OpenAI 并沒有建立起難以逾越的技術護城河。更令人擔憂的是,持續的規模擴張似乎并未能帶領 OpenAI 抵達通用人工智能(AGI)。曾經被寄予厚望的 GPT-5 項目也遭遇挫折,市場開始出現“就這?”的質疑聲浪,人們對 OpenAI 的創新能力產生了疑慮。
價格戰與盈利困境
來自 DeepSeek 等競爭對手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了 OpenAI 的困境。DeepSeek 的崛起引發了價格戰,這無疑將大幅削減 OpenAI 的潛在利潤空間。與此同時,OpenAI 至今未能找到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殺手級應用”來支撐其商業模式。有分析指出,OpenAI 很可能仍在為每一次用戶提示而虧損
財務風險與人才流失
巨額的投資如果無法轉化為盈利,將會變成沉重的債務負擔,尤其是在 OpenAI 試圖盡快轉型為非營利組織的情況下,財務壓力更加凸顯。此外,馬斯克等人的質疑也增加了 OpenAI 獲得“星際之門”項目全部或大部分資金的不確定性
更令人擔憂的是,OpenAI 正經歷嚴重的人才流失。包括 Sutskever、Murati、Schulman,以及更早之前的 Amodei 和 Karpathy 等眾多頂尖人才相繼離職,其中一些人甚至創立了與 OpenAI 擁有相似知識產權的競爭對手。高企的運營成本導致 OpenAI 的資金“跑道”有限,而微軟似乎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全力支持 OpenAI
領導力與創新力受質疑
創始人兼 CEO 奧特曼的個人信譽也受到了質疑。曾經備受矚目的 Sora 項目未能取得預期效果,而競爭對手谷歌 Veo2 和阿里的開源模型Wan2.1在視頻生成領域可能更勝一籌。曾經領先兩年的優勢,OpenAI 似乎正在逐漸揮霍殆盡
如果軟銀的孫正義改變主意,撤回投資,OpenAI 將面臨嚴重的現金流問題。奧特曼或許是帶領 OpenAI 推出 ChatGPT 的合適人選,但他可能缺乏帶領公司邁向更高層次的遠見
GPT-4.5 性價比極低
引用一下來自enricoros 基于paulgauthier 工作制作的圖表,該圖表展示了 GPT-4.5 在 Aider Polyglot 編碼基準測試中的性能和成本表現。Aider Polyglot 是一個非常實用且重要的評估標準
圖表數據令人震驚:最新的 GPT-4.5 模型,其成本竟然是 DeepSeek v3 的500 倍,但性能卻更差!
OpenAI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 OpenAI 無法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它很可能真的會陷入 “deep trouble”。但是OpenAI 首席研究Mark Chen接受采訪時表示:“GPT-5將取得巨大突破,OpenAI通過 "推理 "找到了一種新的范式,同時我們也在擴展這種范式",GPT-5 可能是這些方法的結合體”
?星標AI寒武紀,好內容不錯過?
用你的贊和在看告訴我~
求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