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價值”與“好設計”為全球汽車注入中國活力
撰文|Benji
編輯|路由社
不出意外的話,走過一百多年歷程的汽車工業在2025年正以加速度走到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也走進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在內卷式競爭的浪潮沖擊之下,從價格卷到技術、從配置卷到規模、從國內卷到國外,一方面加劇著競爭的日趨同質化,一方面提出了新的時代之問:如何與時俱進走進一個新時代?
是更看重短期目標,被動跟隨市場競爭節奏,只能不斷降價求存?還是敢于逆向思考和行動,主動選擇長期主義,與更為本質的價值創造同行?
2月23日,吉利銀河迎來了兩周年生日。早在2023年2月23日,這個中高端新能源序列發布之初,吉利就為銀河打出了“只做高價值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口號,同步,還提出了開創“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的雄心。
吉利銀河內在的“高價值”和外顯的“原創設計”,正是吉利主動選擇長期主義的一體兩面,由此也展開了全面征戰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序幕,正面破局日趨內卷的競爭。
一、來自頂層的長期主義
在“2023國際汽車設計論壇暨吉利設計十周年”活動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就曾公開表態與定調,“設計不僅是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重要參考標準,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要素,也是吉利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吉利汽車集團CEO 淦家閱
緊隨其后,在2024年年中國內某設計論壇上,作為吉利汽車全球設計掌門人的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也從戰略決策者與企業經營者的高度出發,明確提出“設計,即戰略”的觀點,并論及其三大構成要素——“第一要素:設計是 99%的縝密邏輯和戰略選擇,再加上 1%靈光一現;第二要素:設計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時代的想象;第三要素:設計不是被動的應對當下,而是主動掌握未來的長期主義”。
從這些論斷中不難看出,來自吉利汽車頂層的戰略思考、長期主義的視角,特別是他們對中國新能源車發展路徑、設計趨勢的敏銳判斷,不僅為吉利銀河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推動著吉利銀河在設計思想、設計策略上的一場主動升維。
無論是面對國內市場的內卷,還是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陳政都認為,中國汽車的終極形態將是“Designed by China”,是將設計思考與產品定義的高集成,產品經理也必將是設計師的終極形態。設計師們的任務也不再只是做一兩個爆款產品,而是要步步為營,做好設計的長期布局。
也正是有了這種戰略自覺、頂層思考的指引,才有了吉利在全球布局創新設計體系,包括組織架構的規劃、設計人才的儲備、設計方法論上的探索。
譬如,在組織架構搭建與設計人才儲備方面,目前,吉利在全球設有四大設計中心,分別位于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意大利米蘭,它們匯聚了來自全球超過20個國家地區、近1000位頂尖設計人才。
組織這些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設計人才一起工作,也產生了一個明顯的優勢,那就是朝著吉利所給定的長期目標——“中國設計·全球審美”,他們可以跨越時區的限制,展開連續、高效的工作,并能跨越文化和審美的差異,形成彼此碰撞、相互激發的協同式創新。
通過對汽車行業持續祛魅、不斷回歸設計本質的思考,陳政總結出的“設計力公式”——設計力=設計品質/(成本+效率)X美等其他要素——則成為指導吉利全球設計團隊為吉利銀河展開原創設計工作的一套系統性、高效率的方法論。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 陳政
在2024年的一次溝通會上,他曾跟我們解釋過這個公式關注的幾個重點,以及幾個重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品質,是設計的品質,也是產品的品質;成本是核心,不計成本的設計誰都會做,只要堆料,豪華什么的就都出來了;同時還需要兼顧效率。如果?設計品質/(成本+效率)’是產品力的1,那么,美不美這件事情就是后面的倍增器0 ,前面這個1太重要了,是關鍵”。
當行業與公眾還在關心一款產品美不美、還在限于一種爆款思維的時候,吉利的設計團隊早已將注意力牢牢鎖定在品質、成本、效率這些決定產品長期生命力、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上。
當然,在談到智電時代的設計蛻變時,吉利設計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個時代已經不再是一兩個明星設計師可以扭轉局面的。因此,要從‘英雄史觀’向并肩作戰的‘人民史觀’轉變。”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
當我們從戰略角度試著復盤誕生于2023年初的吉利銀河走過的這段光榮與夢想之路,可以說它生而與時代同頻:一方面,它是一家中國車企從燃油車時代全面轉型智能電動時代的戰略自覺與選擇;另一方面,它也是吉利在企業發展、品牌經營層面一場深入且廣泛的戰略思考。
二、理論首創者的設計實踐
當前還在快速生長中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現狀是,新品牌、新產品層出不窮,然而從智電技術的迭代升級到智電設計的創新表達,對產品的定義和設計,仍然處于一個草創與試水的階段。
就拿中國用戶普遍看重的產品顏值為例。從產品功能的設定,到用戶體驗的更新,產品設計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表面化、趨同化的現象。譬如,國產新能源車座艙設計中常常被人調侃的“彩電、冰箱、大沙發”。
那么,究竟該如何準確表達與展現這場智電技術的革新浪潮?
目前看來,現階段的中國原創設計還未獲得全球設計話語權,具體層面也缺少對體系化設計語言的理論總結與系統性實踐。關于何謂智能電動車在技術上應有的“電感”與“智感”、在設計上應有的“美感”與“質感”,行業也缺乏統一的認知與通行的標準。
為此,吉利從技術內核與功能外顯兩個維度,為吉利銀河展開了一場雙管齊下的躍遷之路。
在國產新能源車迅速爆發的前夜,吉利就敏銳地感知與把握到行業轉型的脈搏,為吉利銀河明確提出“只做高價值新能源汽車”、“開辟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打造中國智能電動車設計新標桿”的雙重戰略目標。
在技術內核維度,為吉利銀河夯實了智電、智能的硬核底座,將“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成果——GEA架構、銀河11合1智能電驅、神盾短刀電池、雷神(參數丨圖片)EM-i超級電混、銀河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等先進技術一一上車,確保每一款新車的投產,都能為用戶提供最前沿、最可靠的技術。
而在設計維度,在一款款吉利銀河的原型車、量產車上,將一個個根植于中國文化母體,根植于吉利品牌基因、根植于自身技術發展階段的原創設計語言進行提煉、總結與應用,同步啟動了一場持續開辟“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的理論首創工作。
吉利銀河E5
回顧過去兩年吉利銀河一路走來的時間線,幾乎每一款重磅新車的面世,都讓用戶感知到了大吉利體系賦能下的智電技術進化、用戶體驗革新。同時,它也伴隨著吉利對原創設計理論的主動提煉,關于何謂“中國好設計”的一次次設計實踐,以及一個個扎實成果的輸出。
譬如,“銀河之光”原型車率先為“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框定了方向與設想,用“功能集成、科技外顯”的設計手法,做出了具有“中國味設計”的電動車,也吹響了智電時代中國汽車品牌設計方法論探索的號角。
又如,“最美中國純電旗艦轎車”銀河E8的誕生,不僅用聲、光、電等電動科技元素對吉利品牌超級符號“漣漪美學”進行重新演繹,打造出全球首個量產一體式發光前臉,它也通過對文化、科技、體驗這三者的高度融合,創新表達了對中華審美的現代傳承,充分展現出中國汽車設計在智電時代的高度自信。
“最美中國純電旗艦轎車”銀河E8
再比如,作為面向全球市場的戰略車型,同時也是吉利銀河征戰A級純電SUV市場的一款主力車型,銀河E5的設計目標是打造出一款全球經典A級車,通過化繁為簡找到“全球審美最大公約數”,銀河E5也成功將“中國好設計”帶向了全球。
銀河E5將“中國好設計”帶向全球
而吉利銀河星艦系列首款量產車型銀河星艦7 EM-i,從中國古代技術經典《考工記》中汲取“工必有意”的設計思想,呼應當下用戶對汽車功能與安全訴求的本質需求,也為他們營造出一種源自優秀文化傳統的審美體驗,從而解鎖了更多有關美好出行生活的想象。
銀河星艦7 EM-i汲取“工必有意”的設計思想
由此可見,正是通過這一款款產品不驕不躁的切實努力、穩步前行的持續探索,在面向智電時代的轉型大潮中,吉利不只充當了中國汽車原創設計這一關鍵議題的先發者,也以一種躬身入局、知行合一的姿態,躋身中國原創設計潮流的引領者。
三、持續尋找商業最優解
從市場表現來看,吉利銀河的迅速爆發,已成為這兩年走向內卷化、同質化的新能源車市場中,一個品牌向上、向新的成功商業案例。
在吉利銀河發布之初,吉利就為其規劃了2年內推出7款車型的完整產品序列,包含純電、插混等主流驅動形式,覆蓋不同尺寸的轎車、SUV等多種產品形態。
隨后,在“成組定義、批次開發”這一創新模式驅動下,尤其是大吉利體系賦能下的吉利銀河迅速發揮出強大的工作效率和商業潛力。
誕生僅兩年的吉利銀河就成為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批黑馬,旗下多款熱門產品也以刷新多項行業紀錄的“銀河速度”,屢屢登上各個細分市場的Top10榜單。
從單一車型來看,2024年上市的幾款新車均反響熱烈。吉利銀河E5上市20天交付破萬,銀河星艦7 EM-i上市13天,銷量就突破了1萬輛,吉利星愿更是上市80天就交付突破5萬輛。
吉利星愿上市80天交付突破5萬輛
從整體走勢來看,2024年,吉利銀河全年累計銷量突破49.4萬輛,同比增長約80%,遠高于行業平均34.5%的增速;2025年1月,吉利銀河銷量93,545輛,同比增長超134%,不僅是吉利汽車集團最強勁的一個增長點,也是國內新能源市場極具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的單一品牌。
強勁增長的核心動力就藏在2024年9月發布的《臺州宣言》里。淦家閱將其歸結為“聚焦”,宣言的關鍵詞是聚焦。面向新的發展階段,吉利將聚焦汽車主業持續提升競爭力,從新能源發展的角度,就是持續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與高效融合,聚焦打造“一個”為主流用戶服務的精品新能源品牌。
當然,這些亮眼的銷售數據,不僅表明越來越多的用戶對吉利銀河產品、技術與品牌的整體認可。它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成長,國內市場和用戶正在對一種高度融合了硬核技術迭代與出色產品體驗的“中國好設計”,有著持續攀升的感知度與認同感。
換句話說,一個高價值新能源汽車品牌與時代之間的真正同頻——從燃油車時代轉軌到智能電動時代,無論是企業戰略層面的前瞻預判,還是設計理論、設計實踐上的創新創造,最終都要落實到與用戶需求和情感認同的眾多具象共振上面來。借用陳政的話來說就是,“創新的點不僅僅是創造美,可能創造在既定環境和條件約束下的一個最優商業解。”
從這個商業視角來看2023年、2024年吉利連續舉辦的兩屆“國際汽車設計論壇”,它既是對國內仍然缺乏“汽車設計話語體系”這一行業痛點的敏感洞察,也是呼吁和組織各方力量共創“中國好設計”,不斷在產品設計的層面尋找商業最優解的一場躬身入局、行業共創。
《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第二版)》發布
這兩屆論壇上,吉利不僅聯合國內知名院校、學術機構共同發布了《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第一、第二版,并以此為抓手和突破口積極回應行業大變局提出的挑戰,兼有理論與現實的雙重價值。
一方面,通過對中華審美與文化的持續溯源,落實到一款款產品上的設計實踐,吉利首創了前瞻性的理論總結、設計制式的研究、體系能力的建設;另一方面,也廣泛聯合來自產、學、研、媒、企等多方力量集思廣益,深入探討和踐行何謂“中國好設計”,為全球汽車行業的變革提供兼具全球視野與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2025年,農歷蛇年,傳統文化中蛇所寓意的“轉折”與“轉換”之意,也在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旋律。
近段時間,DeepSeek大模型、宇樹科技民用機器人等AI人工智能概念火速出圈,《哪吒2》、《黑神話:悟空》等國漫、游戲的相繼爆紅,都在用中國原創的科技、設計和審美,更新了公眾的認知,也為全球主流的科技、游戲、文化產業注入了中國活力。
正如擁有百年底蘊的汽車行業,也在積極感受時代脈搏,用創新技術與原創設計的一場持續進化升維,積極回應著時代轉型之問。選擇與中國新能源車與時俱進的吉利銀河,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樣本。
通過戰略與戰術的協同、技術與設計的融合,吉利銀河成為中國領先的智電科技的一種原創表達,不僅顛覆了過去對中國汽車的一些固有認知,也為全球汽車產業面向“新四化”時代的進化注入了中國活力。
其中,主動肩負起開創“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任務的吉利設計,已然成為中國汽車設計整體突破與發展的一個縮影。伴隨著一場品牌向上、向新的價值升維,吉利始終以沉穩的底氣和穩健的腳步與時代脈搏保持著同頻共振。
-FI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