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世界就是這樣,真相往往以謊言為偽裝達到其目的。”
這句話出自若澤·薩拉馬戈的小說《失明癥漫記》。
很多時候,語言的目的就是把謊言裝飾成真理,讓人覺得它有道理。
我覺得短短這幾年時間呢,很多行業一下子被摁在地上了,很多以前輕松賺錢的行業也變得很難。
你以前做什么都能多多少少賺點錢,但現在可能不少行業都面臨自己的難題。
而看起來稍微有點渺茫希望的,可能就是直播帶貨了。
畢竟,門檻低,大家都能試試。
不過呢,除了那些頭部主播,剩下的主播能賺到錢嗎?
其實很難,特別是那些想著通過做主播來翻身的年輕人,他們可能因為找不到工作,就想著在家做個主播,唱唱跳跳,編編段子,賣賣貨,也許就能成大V。
但這個行業胖胖覺得背后的亂象真的是越來越嚴重,各種虛假和騙術層出不窮。
你像現在,社交平臺上每天都有一些編段子的網紅博主,他們的段子可能被幾十個博主拿去重復使用。
當我們看到那些帶著“助農”旗號的帶貨博主時,我們心里往往會產生一種同情心,覺得他們是在為農民做貢獻,幫助他們脫貧。
但是,問題在于,最近澎湃新聞曝光了一個“XX哥助農在行動”的帶貨博主。
這個博主呢,通過精心設計的“賣慘”劇情,虛構悲情故事來吸引觀眾捐款和購買商品。
結果,一年多時間,他通過這種方式賣出了440多萬元的水果。
這種“假助農”的現象,胖胖已經提過不止一次了,不只是在一個平臺上,而是不斷地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泛濫。
這些帶貨博主打著扶貧、公益的旗號,實際卻是用嘩眾取寵的手段博取同情,借著“為農民做貢獻”的幌子,趁機賣商品。
最終呢,消費者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他們謀取私利的工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些營銷類的書,其實情感營銷是一種特別能打動人心的手法。
特別是在這個情感泛濫的網絡時代,幾乎每個人都能在短視頻里看到各種各樣的“賣慘”劇情。
什么鄉村孩子們的艱苦生活、農民伯伯因天氣不好沒收成而苦苦掙扎生存……
然后這些網紅總是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哭喊著:“家人們,幫幫我們吧!”
然后,大家的同情心被激發了,產品就悄悄上線了,觀眾一軟心,錢包也就打開了。
看起來一腔熱血、滿懷善意的“助農行動”,其實背后藏著的卻是虛偽與欺騙。
因為這些帶貨博主根本不是真心要為農民做貢獻,他們所謂的“助農行動”不過是用來吸引流量、提升銷量的噱頭罷了。
最后呢,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反而被忽視了,他們只不過成了這些博主賺錢的工具。
你想想,通過雇人編劇本、虛構情節,甚至拼接不同場景,只為了博取大家的同情與支持,最終填滿自己口袋。
而那些所謂的“貧困農民”,其實不過是臨時演員罷了。
所以“XX哥助農”這個帶貨博主通過精心設計的“賣慘”劇情,這些視頻中的“果農”看起來衣衫襤褸、貧窮無助,但實際情況是,他們根本不是農民,而是臨時演員,連那破爛衣服都是輪流換著穿的。
而博主聲稱自己售賣的水果來自“自家果園”,但經調查呢,結果卻是這些水果根本不是自家種的,全部都來自其他商家。
對吧,這不就胡扯?這跟“助農”有什么關系?
無非就是在用“假慈悲”做“真盈利”。
這就是很多無良網紅現在常用的騙人手段——制造一場情感大戲,把同情心當作工具來賺取利益。
那現在很多網友呢,尤其像胖胖身邊一樣年紀稍大的,可能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可憐的果農捐款,實際上你只是在給博主的流量和銷量貢獻你的錢包。
很容易理解,很多人對這些“賣慘”的情節很容易共情,情感一下就被綁架了,深深陷入了情感營銷的陷阱。
“當虛偽的‘慈悲’把真正的需求給忽視時,社會的溫情就變成了冷漠。”
很多時候,這些網紅不僅僅是情感的濫用,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確失。
他們深諳現代人情感的軟肋——對弱者的同情,對捷徑的渴望,對衰老的恐懼,然后把這些軟肋包裝成了流量提款機。
而當所有的謊言都戴上真理的面具,我們就得學會用心去觸摸真相的溫度。
這個時代,萬物皆可演。
也許,當最后一塊遮羞布被扯下時,只有那些真實生長的事物,才能在陽光下站成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