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特澤會”談崩后,《華爾街日報》編委會撰文指出,對烏克蘭、美國而言,這次會談的失敗是一場“雙輸”。本文譯自《華爾街日報》(2月28日),英文標題:“Putin Wins the Trump-Zelensky Oval Office Spectacle”,原文鏈接附在文末。
周五,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的公開爭論接近尾聲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打趣道,這是一場“精彩的電視節目”。他這點倒沒錯。但這次會面的本意是推動烏克蘭實現體面的和平,結果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成為最大贏家。
爭論結束后,特朗普將澤連斯基逐出白宮。周五下午,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美國珍視的橢圓形辦公室里,他(譯注:澤連斯基)不尊重美國”,又說,“等他準備好和談后再回來。”原定簽署的一項礦產協議最終未能達成,這本可以給烏克蘭帶來一些未來獲得美國支持的希望。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會面一開始還算順利。特朗普談到礦產協議時表示,“這是美國做出的重大承諾,我們非常感謝能與你們合作,并將繼續這樣做。”澤連斯基展示了一些烏克蘭戰俘遭受虐待的照片,特朗普對此回應道,“這太殘酷了。”
但隨后,這場全球矚目的會談急轉直下,變成了一場相互指責的鬧劇。這一切的導火索,是副總統萬斯突如其來的插話,他本想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辯護,但澤連斯基并沒有攻擊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澤連斯基回顧了普京撕毀的多項和平協議,并質問萬斯,這次談判又有何不同?
萬斯隨即對澤連斯基展開猛烈抨擊,指責他“缺乏尊重”,(烏克蘭)人手不足,還稱訪烏人士看到的只是“宣傳”。特朗普則對澤連斯基暗示烏克蘭戰局對美國至關重要的言論表示不滿。他對澤連斯基說,“你的國家陷入了大麻煩,你們沒有在贏。”
那么,副總統為何刻意挑起這場公開沖突?萬斯最近在X(原推特)上頻繁發帖,似乎是在為迫使烏克蘭投降制造輿論氛圍。他甚至將普京的入侵輕描淡寫地描述為“民族沖突”。在橢圓形辦公室里,他對澤連斯基的態度就像是訓斥一個晚餐遲到的孩子。他聲稱烏克蘭總統對美國的援助不夠感恩,盡管澤連斯基已經無數次公開感謝美國的支持。這種表現,與一個有抱負的政治家形象相去甚遠。
澤連斯基本可以通過再次感謝美國,并對特朗普表示尊重,明智地緩解緊張局面。在尋求特朗普幫助的情況下,試圖當面糾正歷史事實,實在難以獲得任何好處。
然而,與戰爭本身一樣,這場橢圓形辦公室的爭論并非澤連斯基主動挑起的。難道他應該默默忍受對烏克蘭人民的公開貶低?要知道,烏克蘭人民已經為生存戰斗了三年。
令人費解的是,特朗普的盟友竟將這場外交慘劇美化為“美國實力的展現”。美國在烏克蘭的核心利益,是在不需要美軍親自上陣的情況下,阻止普京重建蘇聯帝國。這個核心利益并未改變,但當眾羞辱烏克蘭,只會讓實現這一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若讓烏克蘭落入普京之手,這不僅對烏克蘭和歐洲是場災難,對特朗普而言也是重大的政治損失。盡管他或許希望置身事外,但美國總統不可能就這樣抽身而退。烏克蘭目前的武器支持預計能持續到今年夏天。然而,在東部戰場上,普京的軍隊正逐步推進,幾乎沒有理由作出任何讓步。
在親眼看到美國總統及其副手聯手對烏克蘭領導人發難后,周五的這場鬧劇只會讓普京更有恃無恐,完全沒有停火的動力。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聲稱,特朗普遲早會向普京施壓。但到目前為止,普京既未在領土問題上作出任何讓步,也未就烏克蘭在未來和平協議后的防御能力妥協分毫。
顯然,特朗普對不得不應對這場他認為本可在2020年獲勝后避免的戰爭感到不滿。但美國總統必須面對自己接手的世界。烏克蘭的和平仍有希望實現,但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必須共同努力,達成一個烏克蘭人民可以接受的協議。
特朗普不希望成為那個將烏克蘭交給普京的總統——這將導致血流成河,并嚴重損害美國利益。而萬斯如果有朝一日想競選總統,也不會愿意在那樣一個世界里競選。
https://www.wsj.com/opinion/putin-wins-the-trump-zelensky-oval-office-spectacle-e23e9b21?mod=hp_opin_pos_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