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青島隱債置換再提速。
2月24日,青島市財政局披露,擬發行2025年青島市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三期),計劃發行金額45.83億元,期限為10年,3月3日招標,募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此前,青島已于今年1月13日和1月23日分別發行39.17億元、4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期限分別為10年和5年,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國家6萬億化債方案公布以來,各地新一輪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工作加速推進。作為計劃單列市中“最積極”的城市,青島正通過這種方式,為新一年城市發展爭取更多機會。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6+4+2”萬億元地方化債“組合拳”。
其中,“6”是指批準增加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按照2024年至2026年每年2萬億元的限額進行安排。而這,也正是各地在積極爭取的。
據悉,在化債方案公布后,2024年度的2萬億隱債置換專項債額度分配與發行在1個多月內迅速落地。
募集資金的加入,極大地減輕了各地的債務負擔,也推動地方政府將工作重心逐步從化債化險轉移到發展經濟和保障民生上來。也正因如此,進入2025年,各地再融資專項債密集發行。
青島,作為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早在一月上旬便率先披露了2025年青島市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一期)的有關事項。
截至目前,青島今年已在中央結算公司發行2025年地方政府債券達122.17億元,包含新增債券四期共79億元,再融資債券兩期共43.17億元。
其中,新增債券資金主要用于嶗山區人民醫院、虛擬現實產業基地及基礎設施配套、高科技工業園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工程等公益性項目建設,助力提升全市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水平。
相較于新增債券資金所能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助益,再融資債券則將通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化解隱性債務風險的方式,為城市釋放更多財政現金流,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實際上,隱債置換確實是各地迫切需要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券往往比城市存量的隱性債務利率更低,置換后,可以為地方政府減輕利息負擔、優化債務結構。
據財政部數據顯示,目前,置換政策“松綁減負”的效果已經逐步顯現,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個百分點以上,有的地方超過2.5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以青島此番擬發行的三期再融資專項債券的10年期為例,較長的發行期限有助于地方政府“以時間換空間”,極大緩解短期內的償債壓力,從而以更長時間跨度穩步化解債務風險。而且,將隱形債務轉為顯性債務后,也將進一步提升債務的透明度,更利于監管和風險控制。
當然,想要從中央爭取到再融資專項債限額,首先便需要直面自己的困境。
就拿青島來說,自2021年到2023年,青島市政府債務限額與余額的差額分別為307.18億元、310.62億元和30.94億元。其中,2023年青島債務余額已明顯逼近限額。
2024年,青島固投和社消零增速分別為0.8%和4.2%,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39.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20.4億元。
同時,這也加快了青島發債的步伐。
從時間上看,青島拉開了今年存量隱債置換專項債的發行序幕;在發行頻次方面,其他計劃單列市還在謀劃第一期隱債置換時,青島已發布了第三期計劃。
可以看出,青島對爭取置換債務的“積極性”。畢竟分配到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的盤子一共只有6萬億,且一年只有2萬億的配額,越早謀劃,就越有把握爭取理想的數額。
但從發債規模來看,加上此番擬發行的第三期,青島截至目前的隱債置換專項債金額為89億元,而寧波此前披露,將于2月27日招標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券249億元。
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分期操作可以降低市場沖擊,也便于投資者進行認購決策。但同時,與其他城市的額度差距,也鞭策青島后續更加積極主動的爭取與發行。
至于爭取到隱債置換再融資專項債額度后,如何進一步有效鞏固新一輪化債成果?
青島還需抓緊細化置換債券發行和使用計劃,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快發行使用進度,確保再融資債券“發行一批、置換一批”,讓政策效應盡快釋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