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到一位居民(化名胡女士)反映稱,其十余年來疑遭他人長期監控、誹謗及騷擾,多次報警未獲有效處理,生活陷入困境。根據當事人提供的材料及自述內容,事件引發對公民隱私權保護的關注。
●自述:從家庭糾紛到"監控疑云"
據胡女士描述,事件可追溯至十余年前。因其妹妹與他人發生沖突,她曾參與糾紛并受到法律處罰。此后她回歸家庭,經營小店跟現任老公撫養女兒。約2012年起,她察覺住所周邊出現異常監控設備,并多次收到"吸毒"等不實傳言。其提供的一段錄音顯示,某次報警后,涉事方拒配合警方調查,對話中提及"接線"等關鍵詞。
"我前后報警四次,兩次因證據不足無法處理,并且多次聯系我女兒說‘你老媽精神不正常’。"胡女士稱,近期發現鄰居區域存在可疑線路連接,律師咨詢后認為存在取證困難。其提供的一段視頻顯示,某次出警過程中,民警未能進入疑似監控源頭的住宅。
●健康受損與精神困擾
胡女士反映,長期壓力導致其身心健康受損。2023年某日因腰傷獨居期間,竟有傳言稱其"三日未洗澡",她質疑:"獨居生活隱私何以被外人知曉?"更令其焦慮的是,某次派出所人員致電其女兒詢問"母親是否精神異常",該通話記錄已被留存。
●多方關系與維權困境
材料顯示,涉事方包含某基層公職人員親屬。胡女士強調自身為普通百姓,"對方家族有多名部門任職人員"。雖多次向公安部門反映,但其認為處理過程存在推諉:"民警曾建議自行尋找證據,發現線索后又稱證據不足。"
●法律界人士建議
針對此類情況,某律師事務所律師表示:若公民確有證據證明長期遭受非法監控,可向檢察機關申請立案監督;對誹謗行為可提起刑事自訴;同時建議通過專業機構對電子設備進行司法鑒定。截至發稿,涉事方及相關單位未予回應。
鑒于事件涉及隱私權、名譽權等多項公民基本權利,且持續周期較長,建議當事人通過司法途徑維護權益。
免責聲明:本稿件內容由當事人提供發布,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及媒體無關,如有侵權或不實信息可提供材料聯系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