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始后,紅軍改編為了八路軍,但是由于被壓縮了編制,因此僅有三個師,分別是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三個師的師長那在紅軍時期都是非常厲害的將領,而且資歷非常高。
但其實在抗戰開始后不久,八路軍還有一個師,這就是八路軍獨立第一師。這個師存在時間并不長,僅有一個月。之所以這樣,主要也是國民政府不同意,按照當初說好的只有三個師,結果開戰沒多久就擴編出一個師,老蔣不能接受。
那么,這個存在時間并不長的獨立師,領導班子都有誰呢?
師長是楊成武
楊成武,他是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文武雙全的一位將領。他15歲參加革命,17歲就當上了團政委。
紅軍時期,他還擔任過紅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長征中率部奪取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出色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前衛任務。
抗戰開始后,楊成武擔任的是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的團長,長期在華北地區進行抗日斗爭。隨著部隊的擴編,成為了八路軍獨立第一師,楊成武也由團長晉升為師長。
而楊成武在抗戰期間最厲害的便是指揮了著名的黃土嶺戰斗,擊斃了日軍“蒙疆駐屯軍”司令官——“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抗日戰爭后期,楊成武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冀中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期間,楊成武任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冀中縱隊司令員兼任第二政委,后擔任兵團司令員。
政委鄧華
鄧華早年參加了湘南起義,并跟隨陳毅上了井岡山。早在紅軍時期,他就已經擔任師政委。不過他這個時期是政工干部,負責部隊的政治工作。
抗戰開始后,鄧華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后任115師獨立團政治委員。獨立團擴編后,他擔任了政委。后來,他又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政治委員以及平西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并參與領導開辟平西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期間,鄧華在東北先任縱隊司令員,后任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司令員,一路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最南端。新中國成立后,鄧華擔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解放海南島的戰役。
參謀長熊伯濤
熊伯濤沒有兩位領導名氣大,但資歷卻也不輸多少。他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時間甚至比很多開國上將入黨時間還早,只不過之后的發展有些不順利。
他曾在馮玉祥的部隊做秘密工作,在寧都起義后才參加了紅軍。隨后,在紅五軍團當過團長,后來又調任到了紅8師擔任了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的幾次反圍剿戰役,屢立戰功。
抗戰開始后,他任八路軍第115師獨立第一團參謀長,后擔任了第一師的參謀長。之后,他在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兼第一軍分區參謀長以及第四支隊兼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期間,他去了東北,擔任過松江軍區參謀長,后成為了東北野戰軍12縱隊副司令員、49軍副軍長。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