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回溫
又到了出游的好時節(jié)
乖乖些是不是按捺不住了呀
川川腦海里已經(jīng)勾勒好了
漫步名勝古跡的畫面
不過可得注意了
當我們沉醉于古建筑的
獨特魅力時
消防安全問題卻不容忽視
稍有不慎
就可能讓古建筑“火”了
川川可不是危言聳聽
來看看過往的案例
你就曉得了
案例一
2月8日,浙江紹興吼山風景區(qū)內(nèi)的壽寧寺突發(fā)大火,現(xiàn)場火勢兇猛,濃煙滾滾。
初查系寺廟的幡著火引燃廟頂,因幡上有油導致煙霧較大,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案例二
2022年8月6日,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萬安橋著火。橋體坍塌焚毀。
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長木拱廊橋,始建于宋朝,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文物古建筑跨越千百年
是文明的符號和歷史的見證
它們雖能承受歲月洗禮
卻也是脆弱的
難以招架火災的“烤”驗
建筑材料易燃:
古建筑大都是木質(zhì)結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材料,防火等級低。一旦發(fā)生火災,火勢很容易迅速蔓延。
消防設施落后:
不少古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遠,長期缺乏現(xiàn)代化消防設施的更新與維護,也讓隱患加劇。
電氣設施改造不當:
為適應現(xiàn)代需求,不少古建筑加裝了彩燈等電線、電器等,但如果線路老化、安裝不規(guī)范或超負荷使用,就容易引發(fā)電氣火災。
游客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在游覽古建筑時,一些游客隨意丟棄煙頭、違規(guī)使用明火,這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行為,都可能成為古建筑火災的導火索。
古建筑不僅消防隱患多
危險系數(shù)也非常高
一旦發(fā)生火災
往往會造成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
同時,狹窄的通道
復雜的建筑結構
也會給人員疏散帶來困難
不僅如此
文化遺產(chǎn)也會受到波及
這種損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是人類文明的重大損失
在出游的過程中
我們一定要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共同守護
這些珍貴的古建筑
讓古建筑在歲月的長河中
安然無恙
繼續(xù)向后人訴說那些
古老的故事
編輯:遂寧消防全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