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家電力國企公布招聘名單,一眾碩士里裹著三名不知名學校本科生,網友認為招聘是為了一盤醋包一大?餃子,懷疑招聘此三人是主要目的,國企隨后發布說明公告,這里不深究具體事實如何,只討論國企何成為眾人眼中人人欲得之的唐僧肉。
世界上有一種企業的工作,工資高、福利好、工作清閑還不用加班,最適合躺贏和養老,人人皆心向往之,壟斷國企最堪當此重任。
1、自負盈虧是正常企業
企業本身目的為盈利,因而企業最需要衡量收入和成本,能創造利潤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否則持續虧損總是坐吃山空,因此企業能在兩個方向上突破,要么創造更多收入,要么降低成本。
高科技公司目標是做大收入,成本幾可忽略不計,最需要快速發展壯大,愿意為員工開出高薪,只為激勵員工創造力和努力工作,因而也最能冒險精神激發創新,最成功的如deepseek。
沒有技術和優勢的公司,陷入成本競爭無法自拔,內耗源于企業無法突破產業困境,太多同類型企業最終走向惡性競爭,因而存在著許多996企業,甚至有一天工作12小時,連續一個月都不能歇,因為開工率夠高,勞動力成本夠低,企業也能勉力生存,總是老板認為能產生足夠利潤,所以靠壓榨成本賺辛苦錢。
2、不甚關心盈利的壟斷國企
正常企業需要盈利,有明確的股東高施加壓力,壟斷國企秉承著社會責任,股東名義上是全體國人,終是人太多沒辦法追責,因此相當于巨大但股東無比分散的上市一樣,實際掌權人是管理者,主管部門也只是代理人,管理者會對主管部門負責,終難以對全體股東盈利負責。
主管部門要求國企規避風險,絕不能引起國有資產流失,因而管理者為規避風險便不能冒險,又因提供高工資但缺乏激勵,管理者自己也無動力創造收入,最好選擇是墨守陳規策略。因而從上到下嚴格規避風險的國企難以提高效率,從對外出口主要是民企可看出,在技術上更不會突破,尤其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大發展,卻無國企絲毫身影,反而是做量化基金的deepseek震驚世界。
同時國企管理者并不壓縮成本,既然股東難以要求利潤,國企本身也非以盈利為目的,盈利與管理者無關,成本開支也與管理者送給無關,一切又需合法合規,因此有動機提供高工資、高福利,可以說管理者慨全體人民股東這慨,成為事實上團結互助的小利益集團。
眾人羨慕國企,私企為賺錢不愿遵守法律,而國企即使不賺錢也須合規,即使無利潤也愿慷股東之慨,又因為占據壟斷資源有本錢開出高工資,誰讓你無法入得門來,壟斷國企待遇著實讓人羨慕。
3、國企究竟算什么
效率和創新上比不過私營企業,甚至經常要財政補貼其虧損,運用國家資本創造價值是失敗的,成本開支更是遠超私營企業,卻又得以持續多年生存,成本高、利潤微薄甚至虧損,是事實上的怪物。
如果國企適合經濟發展,應該多去創新、出口,在需要競爭的產業里發光發熱,而不是守著壟斷資源為國家和人民增加債務,再依賴財政補貼。
從來是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穩定和收益成反比,壟斷國企崗位卻統一了穩定和高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