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凱爾特人輸給騎士的比賽,兩支球隊的開局打得相當抽象。比賽第一節打到7分11秒,凱爾特人得了25分已經夠夸張了,而騎士僅僅拿到3分更加夸張。
凱爾特人進入熟悉的節奏,三分連成串。騎士在客場被凱爾特人打了一個下馬威,投籃失準,防守崩盤,22分的大坑眨眼間就被挖下。
騎士叫出暫停之后,情緒激動的塔圖姆大喊:“給我xx的滾出去”,布朗也在一旁大喊。但顯然,在如今這個時代,22分的領先根本不算什么,這個時候就開香檳還是太早了。
騎士的手感回調,凱爾特人的手感也在趨于正常,所以分差被一點點追回,第一節打完只落后10分。凱爾特人今天的首發是準,但替補席完全銷聲匿跡,全場比賽只有普理查德得到6分。
當然今天在波神和霍樂迪缺席的情況下,馬祖拉并沒有選擇拉長輪換,而是繼續僅僅讓普理查德和科內特進入輪換,拉長了首發的出場時間,這也為后面塔圖姆體能透支埋下伏筆。
在銜接段,騎士的替補陣容可以說是爆掉了凱爾特人。騎士的五個替補均有斬獲,兩個隊的替補得分是33-6。騎士的杰羅姆在場時間贏了34分,凱爾特人的普理查德在場時間輸了36分,這都是最直觀的差距。
騎士從老鷹手里交易到亨特之后,融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目前在得到亨特之后,騎士還沒輸過球。在騎士的七場比賽,亨特場均13.7分,三分命中率達到了夸張的61%,今天又是3中3的三分入賬。
騎士暫時還是讓亨特打熟悉的第六人位置,一旦騎士決定讓亨特首發,和那四位明星球員搭檔,騎士的進攻火力必然會更上一個臺階。當然亨特繼續打替補也可行,騎士首發和替補更加均衡,像今天這樣的比賽,就是靠著替補把比賽打回來的。
凱爾特人在第三節還一度領先17分,然后就到了米切爾作為巨星的表現時段。三節末個人連得10分,將分差縮小到3分。末節又是里突外投攬下12分,尤其是關鍵時刻連得5分,殺入內線打進2+1,給比賽蓋棺定論。
長期以來,米切爾給人的印象就是遇強則強,打硬仗從沒慫過。上賽季打凱爾特人的季后賽,米切爾因傷只打了3場,場均31.7分6.3籃板5.3助攻。
今天對陣凱爾特人,米切爾再次砍下41分,加上賽季前三戰的35分、35分和31分。米切爾生涯19次面對綠軍場均能夠得到30.3分,很少拉胯。
塔圖姆46分16籃板9助攻,布朗37分,雙探花今天打得都極其耀眼,但米切爾在最后時刻搶走了所有的閃光燈。騎士的這波9連勝,這場22分的大逆轉,對陣衛冕冠軍,含金量最足。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場球凱爾特人的兩大主力都不在。但霍樂迪這賽季的狀態是往下走的,波神的健康狀態一直都是個問題,況且今天雙探花都爆發,凱爾特人43.6%的三分命中率投進17個三分。
如果沒有最后這個三不沾,這個夜晚的塔圖姆本該是完美的。上半場大包大攬,30分9籃板7助攻,個人進攻打爆騎士防守,面對包夾的出球也能串聯隊友。
三節打完40分,但也算在預料之中的末節出現了體能問題。最后決勝時刻投出的那個三不沾三分(好像也是被亨特蓋到了),讓故事的結尾沒有按照想象中的劇本走。
全場比賽塔圖姆打了40分鐘35秒,比懷特的出場時間少了一點。但塔圖姆所遇到的防守壓力,所承擔的進攻任務,是懷特不能比的。在這樣季后賽級別的強度下,塔圖姆這場比賽算是燃盡自己了。
從開場的狂飆,以及打停騎士之后的情緒外露來看,今天塔圖姆是無比希望“證明自己的”,可惜結局并不如意。前兩天接受采訪,在談到自己能否成為新的“聯盟門面”時,塔圖姆說:
“我真的不想讓自己介入那些有爭議的討論。他贏得過總冠軍嗎?是的。他贏得過奧運金牌嗎?是的。他所在的球隊總是能贏球嗎?他入選過最佳一陣嗎?這些都是有確鑿證據的事。NBA的門面?這總會有爭議。但就像我說的,我各項條件都符合。”
門面不是自己給的,塔圖姆想要成為聯盟新的門面,該過的橋還有很多,該走的路也還很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