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義烏一家機械設備廠的業務員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吃驚地發現,阿里國際站上剛接入不久的 AI 生意助手趁著深夜自動接待了一位中東客戶,兩人相談甚歡,甚至聊到了物流接收地。
隨后,公司老板徐鏡和員工積極跟進對接,在AI的助力下,順利拿下了25年的第一筆大額訂單:2000萬美元。
過去一個多月,隨著DeepSeek、通義千問的Qwen等模型推理能力大幅升級,AI火出了圈。當大部分人一邊驚嘆世界變化之快,一邊迷茫AI到底能干什么時,有一部分人已經像徐鏡錢一樣,賺到了AI的第一桶金。
外貿的DeepSeek時刻
普通人只要一句大白話,AI就能幫你做一份可行性極好、專業度很高的商業計劃書,它會推薦你采購什么,甚至連采購的東西放店里該賣多少錢都研究清楚了。
繼去年上線全流程AI生意助手后,昨天,阿里國際宣布旗下面向全球B2B買家的首個AI搜索引擎Accio接入DeepSeek等先進的推理模型,正式上線深度搜索、商業研究等功能。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做全球貿易,在阿里國際站上可以用先進的AI推理模型幫你做到。
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在現場演示了一個看起來有點“異想天開”的創業計劃——我想在沙漠里建一個室內滑雪場。簡簡單單把這句話輸入對話框里,Accio在短短30秒里搜索了大量資料和反復推理,再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給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
從最基礎的造雪機、通風和空調系統,Accio會幫你比較阿里國際站上各個品牌、供應商的優勢、價格,告訴你該買多少臺。在此基礎上它還想到了建造場館的鋼材、預制板該買哪家的、買多少。甚至Accio還想起來既然是在沙漠里建造,那還可以整一個光伏發電系統節約電費。
最后Accio會分配好預算,甚至還會跟亞馬遜等平臺比價,告訴你去阿里國際站上做全球采購批發能省多少錢。
在張闊演示的另外一個“無人值守”的自動訂單里,當買家發來一句:“你好,我對這個產品感興趣,請問50件的價格是多少?”
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經過快速地深度推理,結合店鋪里的商品信息,會細致地分析:店鋪原本設置的最小起訂量是100件,買家現階段可能還沒有做好大宗采購準備,給他推薦樣品測試比較合適。當AI把這個提議發過去后,對方真的欣然同意。
接著AI又自動調用接口,獲取物流信息,自動跟買家確認信息、起草訂單,就這樣,一筆訂單自動完成了。
小白也能做外貿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外貿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除了語言關pass掉了大部分人,復雜的物流,收單、錢的匯兌、清分,通關和清關,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坎。
張闊記得最早的時候B2B貿易平臺的形態還是以撮合交易為主。
“你現在很難想象,那時平臺上的商品很可能沒標價格,商家在信息介紹頁面就是說他能做這個東西,但是具體怎么做、多少錢,買賣家之間都要去具體聊。”張闊說。
當時,阿里國際站深圳辦公室下面有兩個2000平方米的倉庫,倉庫不是用來堆放商品的,而是存放各類單證。
因為很多商家搞不明白這些環節,提單、報關單、買賣交易的訂單等各種單證非常多,于是阿里國際站就做了一站式外貿服務,幫商家管理這些單證,最開始都是紙質的,所以存放在大倉庫里。直到后來實現了無紙化后,幾千平米的倉庫換成了幾十平方米的小小辦公室。到如今,小辦公室也不用了——這是外貿無線化變革的縮影,而從無線化,到幾年前的數字化,如今,B2B出海恰恰又成了眼下AI絕佳的應用場景。
張闊說,B2B出海天然就有極大量的多語言翻譯、跨時區交流、多市場洞察乃至極其復雜瑣碎的全球合規風險監測等等需求,這些對人來說很復雜,需要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協作完成,但對AI來說卻易如反掌。
比如在阿里國際站,商品運營可以托管給一個叫Maxwell的AI Agent,他是一個運營高手,可以對商品進行優化、優質普通品的拓盤、潛力品孵化、優爆品打造等。
如果客戶半夜來單子,可以讓一個叫Eva的 AI Agent去談,她不僅秒回,還能調用各種接口回答物流細節、溝通專業的產品情況。
此外,全球營銷、各個市場的風控等等復雜問題都可以交給另外兩個AI: Noah和Grace,他們的表現同樣出色。
對海外買家來說,同樣如此。以往做全球采購的都是有經驗的“老手”,他們得知道用什么專業術語、產品關鍵詞去谷歌等搜索引擎里搜商品,即便如此,一兩個關鍵詞的匹配根本不精準,過去搜商品宛如大海撈針。現在,小白也能買全球賣全球,輕松做貿易。
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正在阿里國際站上用AI做外貿的全球企業客戶已經超過10萬。而在AI優化后的商品轉化率提升了52%,AI接待的客戶回復率提高了36%。
“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推理式的人工智能最大的貢獻,它不能只是存在于解決簡單的事情,一定是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商業領域里面帶來非常大的爆發力,才能真正地證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推理的人工智能是真正能夠對于人類社會起作用的。”
張闊認為,AI節省了大量精力,從而讓外貿商家把精力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面。也就是說,讓貿易回歸貿易。
B2B出海持續火熱的背后
單子大、利潤高,而且更加穩定和抗風險,對于中國外貿商家來說,B2B是最希望的一種交易形式,往往只要維護一兩個大客戶,就能吃好幾年。
特別是當下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老市場還是新市場,所有做外貿的都在涌入這個賽道。
9天前,阿里巴巴發布最新一季財報,根據測算,B2B跨境電商業務阿里國際站近7年GMV增長了25倍。
而另一組數據顯示,春節過后一周阿里國際站海外訂單量按農歷年同比大漲50%,各項核心指標全面開門紅。
B2B出海熱的背后,除了海外政策和貿易環境的影響,新興市場訂單的增加,AI正在改造外貿流程有關。
比如年后,阿里國際站海外訂單在美國市場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各個新興市場增速都創下新高,其中歐洲增速最快,春節后首周的訂單增長達到70%多。中東、南美、亞太等市場也緊隨其后高速增長。
而以往B2B出海因為流程長、操作復雜,既要運營商品,去全球各地跑客戶、做營銷,還要時刻盯著各個市場的合規風險等種種讓傳統商家望而卻步的缺點,隨著外貿全流程的AI化,做生意變得非常容易。
正如義烏剛剛拿下2000萬美元大單的徐鏡錢所說,因為公司100%訂單來自阿里國際站,徹底改變了以前展會接單的模式。并且,AI是實實在在地在幫他賺錢了。
文 | 沈積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