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談到日本的住宅,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榻榻米。
時至今日,日本的大部分新公寓,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布局設計。
可很多日本人,還是選擇睡在榻榻米上。
從中國進口的“榻榻米”
在日本的居住文化中,最富有情感象征的莫過于榻榻米了。
它源自日語“畳”的發音tatami,是日本傳統住宅的核心元素之一。
準確的說,榻榻米并不是地板,而是一種以稻草編織為芯、表面覆蓋藺草席的特殊建筑材料。
很多人都以為榻榻米源于日本文化,實際上,日本最早的榻榻米也是從中國進口的。
榻榻米的原材料是“藺草”,其原生植物是“野燈心草”。
野燈心草在中國經過長期的人工選育栽培,才有了藺草。
所以,這個技術在國內廣泛普及的時候,劉備常被“織鞋販履之輩”的說法中傷。
而盛唐時期這種人工培育藺草的技術和席居文化傳入日本,榻榻米卻成了貴族專享的高級“進口貨”。
根據日本古籍《延喜式》記載,早期的榻榻米并非鋪滿整個房間,而是作為一種身份象征存在。
不同等級的貴族,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榻榻米。
最高規格為6尺×4尺,次一等的為5尺×4尺,地位最低的則為4.6尺×4尺。
到了鐮倉時代,榻榻米的鋪設方式演變為僅覆蓋房間四周,中央留出木質地板。
室町時代,因房屋面積縮小,才逐漸普及全屋鋪設。
直到江戶時代,榻榻米才真正進入了日本平民生活。
1738年,幕府頒布法令,規定大名的住宅面積,需根據俸祿等級確定。
此時榻榻米的數量與尺寸,仍是社會地位的標志。
可以說,榻榻米的普及與發展,也是日本社會階層流動的縮影。
那么,為何榻榻米能在日本扎根,甚至讓部分現代日本人依然偏愛睡地板而非床呢?
適應氣候
日本列島四面環海,氣候潮濕多雨,尤其夏季悶熱難耐,冬季又寒冷刺骨。
在這樣的環境中,傳統木結構房屋往往難以隔絕濕氣。
而榻榻米的設計,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其內部填充的稻草具有天然的吸濕性,能有效調節室內濕度;
表面的藺草席透氣性極佳,即便在梅雨季節,也能避免霉菌滋生。
相比之下,西式床墊雖然柔軟舒適,但放在日本的氣候下,就容易因濕氣滯留而滋生螨蟲,對健康反而不利。
而日本人冬季的取暖需求,則催生了另一項發明——炬燵,也就是被爐。
將炭火或電熱器置于矮桌下方,蓋上棉被,圍坐取暖的場景,至今仍是冬天里很多日本家庭的經典畫面。
榻榻米的低矮特性,使熱量更容易聚集在人體活動范圍內。
這種“貼地取暖”的方式,比抬高床鋪更符合日本傳統住宅的保溫邏輯。
小空間下經濟實用
日本國土狹小,尤其城市住宅面積普遍緊湊。
在有限的空間里實現功能最大化,是日式房屋設計的核心命題。
榻榻米房間,也就是“和室”的靈活性,正契合這一需求。
白天收起布團,鋪上坐墊,就是待客、用餐或兒童玩耍的場所;
晚上展開布團,瞬間又成了臥室。
這種“一室多用”的模式,極大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現代日本公寓中常見的壁櫥設計,同樣源于榻榻米文化。
高約兩米的深柜既可收納被褥,又能存放季節性衣物,將立體空間利用到極致。
反觀西式床具,不僅占據固定面積,且難以移動,對于小戶型而言多少有些奢侈。
更何況,對于普通家庭而言,購置床架與床墊的成本也遠高于布團。
在戰后經濟復蘇期,成本上的差異也讓榻榻米成為主流。
西式床具不僅價格高昂,而且容易藏污納垢。
想要徹底清洗干凈,還得選擇付費的專業清洗服務。
而榻榻米就不一樣了,在自家院子里就可以隨時晾曬殺菌。
用舊了就把表層的藺草翻新一下,立馬就煥然一新了。
席地情結與健康觀念
日本文化中,也存在著強烈的“席地情結”。
從茶道中跪坐的“正座”,到禪修時的打坐姿勢,再到能劇、歌舞伎等傳統藝能的表演形式,無不體現著對地面空間的依賴。
這種文化習慣的形成,與日本神道信仰也密切相關。
神道教認為,自然界萬物皆有神靈,而貼近地面意味著更接近神靈的領域。
即便在佛教傳入后,這種“低視角”的生活美學依然被保留,最終沉淀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而“睡硬床有利脊椎健康”的觀點,在日本也是深入人心。
盡管現代醫學對此尚有爭議,但許多日本人堅信,只有睡在稍硬的榻榻米上,才能保持腰椎自然曲度。
這種健康認知,和中國人熱衷硬板床、火炕,韓國人睡溫突的習慣非常相似。
應該說,是東亞特有的“地板睡眠文化圈”。
如今日本的很多普通家庭裝修,都會有“和洋并存”的情況:
主臥擺放西式床鋪,次臥保留一間和室。
年輕一代可能更偏愛床的舒適,但每逢節慶或接待長輩時,還是會鄭重地鋪開布團。
一些酒店還推出了“改良榻榻米房”,在傳統藺草席下加裝彈簧層,尋找東西方睡眠習慣之間的平衡。
日本有一句俗語“畳の上で死にたい”。
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譯是“想在榻榻米上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就是“得以善終,壽終正寢”。
還有一句話是“悪人は畳の上では死なれぬ”。
就是說,壞人是無法在榻榻米上死去的,因為他們不得好死。
當一位日本老人說出“畳の上で死にたい”時,他眷戀的或許不是榻榻米本身,而是貫穿一生的、與大地相連的踏實感。
正如我們中國人講“落葉歸根”,日本人對榻榻米的執著,同樣是一種對精神原鄉的依戀。
這種感受,或許才是日本人“偏要睡在地上”的終極答案。
參考資料
[1]張皓.從榻榻米看日本[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6):99-100.
[2]蘇溫.榻榻米的藝術風情[J].城市住宅,2013,(11):92-9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