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與東海的交匯處,上海崇明東灘濕地如同一塊鑲嵌在江海之間的“翡翠”,每年吸引數百萬候鳥在此駐足棲息,這里是長江口的重要生態屏障,被譽為“候鳥天堂”和“濕地寶庫”。
自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以來,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崇明派出所立足“生態警務”理念,深化打造上海市東灘自然保護區生態警務室,用科技賦能巡邏、用宣教凝聚共識、用鐵拳重擊犯罪,全力守護這一方生態凈土。
01
科技賦能
織密立體巡控網
東灘濕地腹地蘆葦密布、潮溝縱橫,傳統的“鐵腳板”巡邏模式往往效率有限。崇明派出所立足“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整合數字化手段,構建“視頻+無人機+人力”的立體化、智能化巡防體系。同時,依托東灘生態警務室,發動保護區工作人員、觀鳥愛好者成為“生態哨兵”,形成覆蓋40公里岸線的“智能感知網”,構筑警民共治、聯防聯控新機制,有力遏制保護區內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等違法犯罪活動,守護濕地生態安全。
▲民警利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巡查
▲聯合保護區工作人員開展聯巡聯防
02
共治共享
生態課堂入人心
“以前,保護區里就存在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的行為,但是因為懲罰力度不足,屢禁不止。自從《長江保護法》實施后,有了警察同志協助,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保護區內違法行為變少了,管理也更加科學了。”保護區工作人員欣慰地說道。
“保護生態不僅靠執法,更要讓綠色種子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今年是《長江保護法》實施4周年,也是長江“十年禁漁”的第5年,崇明派出所將法治教育融入生態保護全鏈條,通過開設灘涂“微課堂”、生態普法講堂以及張貼“長江大保護”宣傳海報等形式,積極對周邊漁業村群眾、釣魚愛好者進行禁漁宣傳教育。深入走訪調研周邊農家樂,開展“保護野生動物從餐桌做起”普法活動,從根源入手,從源頭治理,推動“全民護江”蔚然成風。
▲民警集中附近村民開展普法講堂
▲民警“面對面”向群眾開展普法宣傳
▲民警在附近村落張貼禁漁海報
▲民警及時制止東灘抓螃蟹人員并教育放行
03
利劍出鞘
打擊生態犯罪
“幾年前,這片區域還能聽見電魚器的噪音,現在耳邊只有鳥鳴聲。”退捕漁民老陳見證著這片濕地的蛻變,“民警們像候鳥一樣守在這里,我們心里踏實。”
自生態警務室成立以來,民警緊盯春季鰻苗洄游、秋季候鳥南遷等關鍵生態窗口期,聯合漁政部門開展“禁漁攻堅”“清網護鳥”系列行動,重拳打擊涉江違法犯罪活動,先后破獲非法捕撈案件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查扣禁用漁具30余套,放生非法捕撈魚苗8000余尾,以“零容忍”執法筑牢生態紅線。
寒來暑往,這片241.55平方公里的濕地上,藏藍身影始終巡護不息。“守好濕地,就是守好子孫后代的生態銀行,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民警抓獲非法捕撈犯罪嫌疑人
▲民警聯合漁政部門在東灘濕地開展清理漁網專項行動
▲民警對釣魚愛好者的工具進行檢查
▲民警放生查獲的非法捕撈鰻魚苗
長江大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一步,崇明派出所將繼續厚植為民情懷、堅持守正創新,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推動生態警務建設,以實際行動守護濕地生態安全,讓綠水青山的畫卷更加平安美麗。
編輯:金旭彬
審核:政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