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根據工業用途不同,可劃分為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兩大體系,其中金屬礦根據元素屬性特征可細分為四大類:
黑色金屬礦:以鐵、錳、鉻為代表,主要應用于基礎工業領域;
有色金屬礦:包括銅、鋁、鉛、鋅等,具有良好導電導熱性能;
貴金屬礦:涵蓋金、銀、鉑族元素,兼具貨幣屬性和工業價值;
稀有金屬礦:包含鋰、稀土、鈹等戰略性資源,應用于尖端科技領域。
由于不同金屬礦種的經濟價值和開采成本存在顯著差異,在礦產工業指標中主要是包含以下的核心要素:邊界品位、工業品位、可采厚度、夾石剔除厚度和物理技術性能。
1.邊界品位
礦床開采中確定礦體邊界的最低品位指標。當礦石中有用組分含量達到或超過該臨界值時,可被劃入礦體范疇,低于該值則視為圍巖或夾石。該指標直接影響礦體形態和儲量計算。
2.工業品位
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能使礦產開發獲得預期利潤的最低平均品位。需綜合考量開采成本、選冶回收率、市場價格等因素,是判斷礦床是否具備工業價值的核心參數。
3.可采厚度
在既定開采方式和設備條件下,礦體可被經濟開采的最小垂直厚度。過薄礦層因開采時難以避免混入圍巖導致貧化,通常需滿足"真厚度≥可采厚度"的工業要求。
4.夾石剔除厚度
礦體內允許夾存廢石的最大連續厚度。當夾石層厚度超過此標準時,需進行礦體分采或剔除處理,否則將顯著降低礦石質量并增加選礦成本。該參數直接影響礦體圈定原則。
5.物理技術性能
表征礦石加工適用性的關鍵特性組合,主要包括:
力學性質:硬度、韌性、抗壓強度等,決定開采方式和設備選型
可選性:礦物解離度、嵌布特征等,影響選礦工藝流程
特殊屬性:含水性、結塊性、氧化性等,關系存儲運輸和加工穩定性
熱學性質:熔點、熱膨脹系數等,關聯冶煉工藝參數設置這些性能直接影響選礦工藝、開采難度及資源利用價值。
以下為常見的金屬礦石的邊界品位和工業品位情況:
礦石品位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