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無錫濱湖區發展人才的勢頭可以用“生猛”來形容。
2024年,濱湖全區新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23人,創歷史新高,連續兩年蟬聯全市第一。
七普數據顯示,濱湖區每10萬人中,有3.46萬人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占比達35%,位居無錫全市第一。
2017年就推出的“濱湖之光”人才計劃,如今也已經迭代升級到4.0版本,人才專項基金從2200萬元提升到1億元,累計培育項目495個、發放各類資金2.3億元。
而除了用真金白銀支持人才干事創業外,濱湖的“招才”思路同樣也在不斷升級:
比起“搶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創造可以源源不斷產生尖端人才的“土壤”和“空氣”,
太湖之畔,正在孕育一方“產才城”繁茂共生的“熱帶雨林”。
就在昨天,濱湖區舉行了一場人才生態大會。
透過“人才生態”這四個字,就足以看出濱湖在拓寬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上,有著更大的格局和決心。
這片湖灣,究竟還藏著哪些招才的底牌?
01.
不止真金白銀,還有真誠實意
把時間軸拉長,濱湖的人才戰略早已超越簡單的“政策補貼戰”。
曾經榮登2023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榜單的左嘉銘,今年又兩度登上胡潤中國創業先鋒的榜單。
作為工源三仟創始人兼CEO,他兩年前就把公司落在了濱湖。
工源三仟專注于X-Ray無損檢測技術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交叉研究應用,在高性能智能檢測算法和CT三維重建算法及X-Ray工業軟件研發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電子半導體行業等提供了更高效、更精準、更安全的檢測解決方案。
落地濱湖短短半年時間后,企業產值就超數千萬元,已覆蓋多家新能源頭部客戶。
左嘉銘和我們說,來到無錫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良好的營商環境,滿滿的誠意打動了他。工源三仟所在的金慧智谷科技園原先是一處閑置廠房,蠡湖街道在極短時間內就將廠房翻新,企業從拎包入住到快速投產,才用了一個禮拜時間。
感受到濱湖區滿滿誠意的不止是左嘉銘。
由上海交通大學金秀敏教授團隊領銜的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坐落于濱湖的繁華地塊。
去年9月,這里正式啟用了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為了建樓,濱湖把一塊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給了光子芯片研究院。但這塊地,從“先天條件”來看,有利有弊。
一方面,地塊位于繁華鬧市區,配套齊全,工作環境便利,有利于研究院后續開展人才招引工作。但弊端就是,地塊東面不遠處便是南北走向的地鐵4號線,而光子芯片中試線建設對防震動干擾的要求極高。
怎么辦?經過多方反復論證,最終決定在地基上下功夫,當時光是純地基就打了7米深,全部用鋼筋混凝土澆筑。
足夠牢固的地基和建筑架構,讓光子芯片研究院得以在各種干擾之下幾乎“巋然不動”,是附近受周邊干擾最小的一棟建筑。
在濱湖區各相關部門的協作下,這座大樓最終克服了地鐵震動干擾、嚴苛的環太湖流域環保要求等難題順利落成,并實現了綠建三星標準,為光子芯片的研發與生產提供了一流保障。
看似微小的故事,折射的卻是濱湖為了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進,全力以赴提供最大的支持。
而在更多時間節點上,類似的故事還在持續發生。
去年五月,“青睞湖灣,請來濱湖”濱湖區2024年青年人才周正式啟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16所高校的103名應屆畢業生受邀走進濱湖,深入探訪科研院所、風景名勝和重點企業,沉浸式感受濱湖區新質生產力的強勁脈動。
在活動安排的招聘會上,還邀請了中微愛芯、卓勝微、派克新材料等22家區內重點企業,共提供高質量崗位近百個,最高年薪35萬。
同時,圍繞“青睞湖灣”工程,濱湖區實施了“青見濱湖”“Young帆啟航”等9項計劃,面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開通“十城百校”攬青專線,提供免費交通、食宿和旅游,組織對接科研院所、重點企業和科創平臺,為青年人才鋪就“全程無憂”的求職之路。
拿出最好的企業發展平臺和最優質的崗位資源吸引人才,這就是濱湖的“招才”誠意。
02.
院所優勢,締造產才融合高地
而在濱湖的產才融合圖譜里,人才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產要素,可以說,濱湖的“人才觀”始終與產業深度綁定。
“青睞湖灣”工程舉辦的人才活動中有一個關鍵的數據:
90%的受邀學生集中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契合濱湖“543+X”產業的相關專業。
這是一次次人才與產業的精準對接。
2024年,濱湖“543+X”產業整體規模達1530億元,以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蔚然成勢,智能網聯汽車、軟件信息等優勢產業均超百億元規模。
產業的“高原”需要人才的“高峰”,而濱湖的解法是“以項目聚才、以平臺育才”:
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太湖灣車聯網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落地,光子芯片中試線、深海采礦裝備等“國之重器”的突破,既為科研人才提供了“頂天立地”的舞臺,也催生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的“人才磁場”。
在這樣一片熱土上,一批創新創業的科研明星正在不斷涌現:
由清華大學宮琴教授領銜的無錫清耳話聲科技屢屢斬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大獎;
北微傳感海歸人才黃小浚牽頭研發的車規級芯片項目為芯片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中微億芯引進世界頂尖高校博士,率先發布國內第一款自主億門級FinFET FPGA產品,為國內各類整機系統提供優異“中國芯”……
作為無錫科創底色最鮮明、資源最密集的板塊,濱湖對于人才吸引還有一張絕對的“院所”王牌:
這里集聚了太湖實驗室、國家超算中心等12家省部屬科研院所、4家新型研發機構和江南大學等“雙一流”高校,擁有全市近90%的科教資源,2024年院所經濟稅收貢獻達7億元,全區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近100億元。
這是濱湖特有的“寶藏資源”,也是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
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山水東路,這種科創資源的集聚優勢顯得更為壯觀——
位于濱湖區山水城轄區的山水東路全長僅11.8公里,卻是無錫創新濃度最高、人才集聚最密、發展前景最好的區域之一。沿線集聚了江南大學、東南大學無錫校區、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等2所雙一流高校和6個省部屬科研院所。
在高濃度的科創氛圍下,滿載著高新企業的山水東路科創谷應運而生。
據統計,當前科創谷不僅聚集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海空天核心裝備、數字影視文化三大核心產業為主導的高科技企業3000余家,同時還將這些企業的主攻方向與區域內的產業園區功能定位精準匹配,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區,有效帶動區域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更多創新創業者也正匯聚于此。數據顯示,目前濱湖全區人才超18萬名、高層次人才近2萬人,其中僅科創谷集聚的高層次人才就達7500余人。
以院所優勢為引領,濱湖正在成為高新產業與高層次人才加速聚合的科創高地。
03.
打造人才環境的生態圈
一個直觀的感受:
如今各地搶人才的力度越來越強,政策補貼越來越猛,人才流動也越來越頻繁。
只不過歸根結底,城市能不能引得進、留得下人才,取決于發展機會;
人才能不能穩得住、干得好,考量的是內心認同。
濱湖想明白的一件事是,與其焦慮人才來不來,來什么樣的人才,不如傾力打造一片適宜人才安身、安居、安業的“生態圈”,讓各類人才擇優而棲,用腳投票。
舉個簡單的例子,青年人才來濱湖就業創業,首先居住在哪?濱湖區推出的青年人才驛站,正在成為人才融入湖灣的“第一個家”。
只要滿足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兩年內來濱湖就業、創業、求職的青年人才,通過“蘇青U+”云平臺填寫相關信息并上傳相關材料,就能申請免費入住。
我還去實地看了一下,驛站里面空調、熱水器、獨立衛生間等一應俱全,可提供最多14天的免費住宿、社會實踐、景區免費游覽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同時,濱湖區持續推出“吾珈”人才公寓,吾珈·錦繡大廈、吾珈·蠡湖華庭等一批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吾珈?天空樹國際人才社區正式落成,為人才打造一個精致舒適的“宜居港灣”。
為了更好服務人才,濱湖甚至在全無錫率先組建了一支近50人的專職人才專員服務隊伍,成立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搭建“濱紛多才”大數據服務平臺,全力保障各類人才安居、安業。
在這次人才生態大會上,還宣布了一項重磅購房補貼:
符合條件的人才在購買濱湖區新建商品住房時,最高能獲30萬元購房券補貼,購買首套或第二套住房時可直接抵扣首付。
不僅如此,濱湖區還針對一系列招才平臺、政策、服務進行全面升級:
比如發布海外引才全球工作網絡,公布10家海外引才工作站,向全球廣發“英雄帖”,邀請更多全球高端人才集聚濱湖創新創業。
并且將進一步把山水東路科創谷打造成“人才特區”。在人才引育、成果轉化、人才服務方面再度加碼補貼力度,除了拿出真金白銀的人才支持之外,還計劃培養100名左右技術經理人,對技術轉移機構提供的科技成果確權、交易等服務給予最高50%的補貼。
同時,濱湖還推出了一個創新政策:
“以才薦才”。
簡單來說,就是給予頂尖科學家、企業家、技術大牛等“行業伯樂”一項特殊的權利,能夠直接推薦自己認可的、符合濱湖重點產業需求的優秀人才,根據引進人才的層次和成效,不僅被推薦者能夠迅速獲得政策支持,推薦人還能得到獎勵。
本質上,這是一種精準引才模式,可以理解為“用人才的眼光選人才,用產業的需求定人才”,讓優秀人才得以不拘一格,源源不斷地被引進。
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亞勤、“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等8位重量級嘉賓率先擔任“伯樂”,獲聘為首批“人才強區戰略顧問”。
相信以他們的資源和眼光,能夠為濱湖帶來更多優秀的青年才俊。
“不管您來自哪里,到了濱湖就是‘家里’。”這是濱湖區區委書記孫海東面向全球人才發出的號召和承諾。
而當三月的太湖春漲、櫻花初綻,這片美麗的湖灣本身就是一張極具吸引力的人才邀請函。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回復關鍵詞閱讀
- 無錫的精華,都被央視春晚整明白了(關鍵詞:央視春晚)
常熟造的“外貿神器”,讓中國小商家腰桿挺起來(關鍵詞:常熟外貿神器)
阿滿百香雞大戰紫燕百味雞,為何選擇南京(關鍵詞:紫燕百味雞)
年吞吐量剛破千萬的碩放機場,拿什么追趕樟宜機場?(關鍵詞:碩放機場)
一個研究院,默默給無錫“孵化”150多家高新企業(關鍵詞: 研究院 )
浙江非網紅小縣城,正在悶聲發大財(關鍵詞:浙江小縣城)
- 揚州毛絨玩具賣家做跨境,靠一個創意狂賺美金(關鍵詞:毛絨玩具)
- 如果不是蘇州這個園區,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可能要晚來兩年(關鍵詞:蘇州園區)
再一次被蘇南的鄉村震驚了(關鍵詞:蘇南鄉村)
南通出事,問題可能在豬身上(關鍵詞:南通)
一支穿云箭,中國創新藥出海千軍萬馬來相見(關鍵詞:創新藥出海)
上海嘉定看著臨港,眼里滿是自己年輕的模樣(關鍵詞:上海嘉定)
常州龍頭200億砸向淮安,這個全球第一穩了(關鍵詞:常州龍頭)
復活的蘇州,焦灼的東莞(關鍵詞:東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