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法院通過柔性執行促成一起標的額11萬余元的民間借貸糾紛達成和解協議,被執行人當場支付8萬元,實現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2015年2月,高某向申請人曹某貸款10萬元,由曹某某擔保,高某于2015年11月償還借款本金5萬元,2016年2月后再未償還本息。申請人于2024年獲得勝訴判決后,多次向高某、曹某某催要未果,2025年1月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采取“背對背”調解策略,一方面向高某、曹某某釋明拒不履行將面臨賬戶凍結、列入失信名單等后果,影響個人征信;另一方面引導曹某考慮高某和曹某某的經濟情況,適當減免利息。經過多次電話溝通,雙方主動于2025年2月21日來到法院協商,最終達成和解協議:曹某某當場支付借款本金5萬元及部分利息3萬元,放棄3萬余元的利息,本案圓滿執行完畢。曹某坦言:“這么多年了能要回大部分本金及利息十分不易!非常感謝執行干警的耐心調解!”
佳縣法院始終堅持將“解紛”挺在前面,通過成本核算、風險提示引導當事人理性選擇和解,既減少強制執行對抗性,更助力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供稿:任麒軒 圖片:劉鵬
編輯:張苗苗 審核:張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