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自綠野來,勢從北疆起。
2025年,對于內蒙古來說,第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就是:經過幾年的拼搏,內蒙古經濟總量時隔5年重回全國中游!
駿馬奮蹄疾馳,當前的北疆大地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轉型發展勢頭強勁,一幅活力奔涌的現代化建設壯美圖景,在祖國正北方加速鋪展。
新征程上,內蒙古為何能保持如此好的發展勢頭,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在全國前列?為什么經濟社會能加快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為什么闖新路、進中游的雄心壯志能夠成為現實?
登高望遠,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把握戰略定位
內蒙古發展勢頭好,根本在于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和堅強領導。
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深刻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戰略擘畫和深遠考量。
呼和浩特商業航天總部。
這五個方面重大任務,不僅關系著內蒙古自身發展,也關系著國家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和邊疆安全,是在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的要責和重任,也構成了自治區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發展如棋局,需胸懷經緯,跳出內蒙古看內蒙古,才能理解“一域之穩”事關“全局之安”,也更能看清如何落子成勢。
內蒙古牢記囑托,登高望遠,始終立足國家發展全局,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把握戰略定位,將“五大任務”作為全面建設內蒙古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戰略性舉措——
2022年底,自治區黨委印發關于“五大任務”的5個具體實施方案;
2023年初,下發年度任務清單,制定旗縣區黨委書記落實“五大任務”擔當作為專項目標考核方案,形成了聚焦聚力抓“五大任務”工作格局;
2023年7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頒布關于“五大任務”的5個促進條例,以地方性法規形式為貫徹落實“五大任務”提供法治保障;
2023年10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內蒙古把握重大發展機遇,組建完成“五大任務”和推進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出臺落實《意見》分工方案,舉全區之力推動《意見》落地,持續把落實“五大任務”的扎實行動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
在凝心聚力完成好“五大任務”的進程中,內蒙古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不動搖,立足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構建了布局合理、充滿活力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精心打造十大產業集群,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等一些主導產業在全國有了一席之地,正加速向世界級邁進;乳肉薯絨等7條重點產業鏈價值突破7000億;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發展后勁的產業正在形成新賽道新動能……
工業挑大梁,新能源唱主角,農牧業上水平,現代服務業促升級,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同時,內蒙古還構建了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向北開放水平越來越高,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東三省等地的合作越來越密切。
“五大任務”的聚焦讓內蒙古全方位融入戰略全局,在服務和保障國家大局上體現著更大擔當,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發揮著更大作用。
重點突破,在夯基固本中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闖新路、進中游,是內蒙古在全力完成好“五大任務”的進程中,根據黨中央對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和要求期許提出的奮斗目標。
2023年7月,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確立了這一發展思路,即走出一條既符合中國式現代化普遍特征和共性要求,又立足內蒙古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彰顯黨中央對內蒙古戰略定位的發展道路,推動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游。
錨定目標,重點突破,沖關奪隘。
2023年底,內蒙古圍繞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部署推進了對全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撐性、牽引性、撬動性作用的“六個工程”——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溫暖工程、誠信建設工程、科技“突圍”工程和自貿區創建工程。
內蒙古能源集團金山熱電廠2x100萬千瓦煤電聯營擴建項目建設現場。
2024年,自治區黨委加強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將落實“五大任務”擺在重要位置,將實施“六個工程”作為關鍵抓手,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攻堅克難、狠抓實干。
近幾年,圍繞闖新路、進中游的目標,內蒙古付出了巨大努力,許多工作干得扎實,成績令人鼓舞——
以日均6萬畝的速度推進防沙治沙,“光伏長城”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贊譽;
新能源裝機達到1.35億千瓦,穩居全國第一;
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產量達到820.1億斤;
科技“突圍”起步成勢,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不斷突破;
溫暖工程兌現了“不讓老百姓挨凍”的承諾;
“北疆文化神州行”唱響全國,內蒙古文化大區形象聲名遠播。
尤為振奮的是,內蒙古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以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為牽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下大氣力培育非煤、非資源型產業,這是闖新路上的最大突破;進中游取得顯著進展,高質量發展已步入快車道,經濟增速連續3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跨入中游門檻。
整體看,自治區加快發展的勢頭揚起來了,綠色發展的能級提起來了,創新創造的氛圍濃起來了,開放合作的步伐快起來了,文化建設的抓手實起來了……實踐證明,只要保持戰略定力,直面困難挑戰,堅持實打實干,就能推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一往無前,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彰顯內蒙古擔當
發展路上,始終伴隨著困難和挑戰,有的甚至是前所未有,面對壓力,關鍵看能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2025年,內蒙古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將繼續推進“五大任務”,接續實施“六個工程”,組織開展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就業促進行動、節水行動、區域合作深化行動、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六個行動”,把該夯實的夯實好,該補的短板補上來。
遠景蒙新集團巴彥淖爾大型葉片制造基地。
任務明晰,分秒必爭。全區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以“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坐不住”的責任感,狠抓落實、合力推進,推動“六個行動”強勢開局——
1月6日,遠景蒙新集團巴彥淖爾大型葉片生產基地全面投產;
1月12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國家樞紐節點(內蒙古)和林格爾集群多云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2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就業促進行動實施方案》出臺,明確19項重點任務,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印發,明確30項具體舉措,從9個方面開展節水行動,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成功之道在于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地方發展亦是如此。
從大力實施“六個工程”到集中開展“六個行動”,從調結構、轉觀念、改作風到破解制約發展的痛點難點,內蒙古以貫穿“一條主線”為牽引,深入落實“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一年接著一年干,一錘接著一錘敲,終是以吃苦耐勞的韌勁、一往無前的闖勁、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狠勁打開了改革發展新局面。
鼓足干勁再出發,新征程上,北疆兒女必將同心同德,協力奮進,濃墨重彩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實踐全媒體記者 呂亞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