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成為全球焦點,對香港有什么影響呢?而香港能否在這競爭激烈的同時,起到協調緩和作用呢?與此同時,香港會如何找準站位,鞏固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橋梁?為此,本刊記者特別采訪學者、商界聽他們意見。
他們表示,至今為止,最大影響是香港已經率先受到沖擊,香港經濟受影響而起波動。不過他們說,本港商界已對中美貿易戰做好準備,有公司在早年把部分生產線搬到其他亞洲地方,況且國家采取反制措施是合適回應,以平等方式處理貿易糾紛,他們形容不可以“誰大、誰惡、誰正確”,國家采取的態度及措施得到全球大部分國家認同,最重要是中美應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他們又表示,只要香港繼續穩打穩扎,保證未來數月會有大型外來投資落戶香港,早年遷離香港的企業及人才會陸續回來,建議財政預算案不要在稅收方面作大調整,應作出對投資者有利的措施,一旦把簡單的低稅制復雜化,或會影響投資者來港。
積極拓展東盟減少對美貿易依賴
談判更具話語權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任期,曾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百分之25關稅?,F時中國對美國仍有龐大貿易順差,中美新一輪貿易戰開啟中國較上次更有談判籌碼?!敖涍^這八年經驗,中國事實上和美國的貿易關系,出現了變化。美國不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對象,最重要現在反而是東盟,及中國鄰近國家。由于已早作準備,而且仍然強硬應對,并且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理解及支持,中國與美國在貿易戰上,應并不處于劣勢,甚至某些地方有優勢?!?/p>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他又指,美國同時向加拿大及墨西哥開征關稅,不過分別與兩國達成共識,暫緩執行。這兩國均高度依賴美國貿易,因此美方有極大的談判籌碼,與中美截然不同。
劉兆佳稱:“美國將中國視為一個戰略對手,即使中國對美國有讓步,只能令到美國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中國對美國貿易有龐大順差,因此很難在關稅上對美國造成傷害,但中國可在所謂稀土,及重要的稀有礦物上加以出口控制,會打擊美國的高增科技行業,特別是芯片、人工智能(AI)?!?/p>
至于香港,他說,過去十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逾2,700億美元,這輪中美博奕對本港影響不大?!跋愀鄢隹诿绹饕袡C械產品,一些半制成品、其實不是很多,香港兩電買的煤主要來自澳洲,LNG(液化天然氣)都是澳洲來,所以就此我認為(反制措施),不會直接影響香港,我們的供應鏈都很穩定?!?/p>
他又指業界早已習慣對美貿易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波動,會與當地買家緊密溝通,掌握好最新情況。
應未雨綢繆減低對美國市場依賴
立法會議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永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健鋒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上任就發動貿易戰,而在較早前特朗普簽署關稅令,對來自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來自加拿大的非能源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征收10%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稍后又宣布加拿大及墨西哥關稅獲延期1個月。
立法會議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
永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健鋒
最新又宣布向所有進口鋼鋁加征25%關稅,美為自身利益,不斷擴大關稅戰范圍,如今更向所有進口鋼鋁加征25%關稅,與世界自由貿易為敵,損人損己、破壞世界經濟的穩健復甦增長。
美國政府上周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有關措施適用于香港。同時美國郵政也一度停收中國內地和香港寄出的包裹,但半日后又改口撤回禁令。
他強調,這種反覆無常正是特朗普一貫的執政風格,不僅體現在對中國上,也體現在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等鄰國盟國上。有人質疑美國的關稅行動,因有關行動影響到價值約1.3萬億美元的商品貿易,受影響商品占美國進口總額43%。若美國當真課稅,會為自身經濟造成重大供應沖擊,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關稅戰的影響最終將轉嫁到美國本土市民身上,尤其是對基層市民而言,貨物成本的上升將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困難。美國農民也將成為貿易戰受害者。由于中國對美國關稅戰迅速反制,宣布對美國農產品征收關稅,許多美國農民生計受到影響??梢姡绹P稅政策不僅損害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的利益,也在無形中削弱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基礎。
他說,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美國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加征關稅的行為,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于解決自身問題,也破壞中美正常經貿合作,完全是損人不利己。關稅戰的開啟,這可以看到了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短視與不負責任。對此商界要有心理準備,特朗普任內的貿易政策將會充滿不穩定性,企業須未雨綢繆,減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他說:“面對美國的關稅措施,香港商界早已做好準備,許多企業在去年第四季便開始因應美國可能提高關稅而提早入貨,甚至考慮將生產線搬遷至其他亞洲地區。他相信商界在今年第一季會保持觀望態度,未必會立即將內地業務搬往其他地區?!?/p>
他繼續說,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擁有獨特的地理和經濟優勢,成為中美貿易的重要樞紐。過去十年中,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到2,715億美元,這充分顯示了雙方在經濟上的互利共贏。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商業利益。但特朗普依然針對香港出手,顯然在貿易戰下香港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特區政府需要將應對貿易戰作為施政的一大考慮,做好趨利避害預案。
他指出,香港在這場硬仗中必須穩扎穩打, 要擁有良好的商業環境和穩定的法治體系。現時香港的生產總值(GDP)在穩步上升。這種背景下,香港應該積極探索開拓新貿易伙伴。這不僅能幫助抵御外部風險,還能促進本地經濟多元化發展。“香港具有內聯外通的戰略定位,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香港的角色和優勢將更加重要。香港更要主動出擊,配合國家維護權益的行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保持與西方歐盟市場的聯系,更要大力開拓東盟、阿拉伯、一帶一路市場。”
他強調,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貿易政策不應該是“誰大誰惡誰正確”,而應該是坐下來平等對話。唯有通過對話,才能真正解決貿易摩擦。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必須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唯有通過對話與合作,才能實現雙方的共同利益,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本刊主筆 何潔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