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克拉瑪依市發布了校長職級體系改革方案,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該方案,校長將不再依據行政級別進行管理,而是建立獨立的職級體系,設置4級9檔,分別為特級校長(一檔)、高級校長(一二三檔)、中級校長(一二三檔)、初級校長(一二檔)。評審專家依據辦學理念、專業能力、治校成效等核心指標進行動態考核,每3年開展一次。校長薪酬與職級直接掛鉤,頂尖校長每年的績效暴增12萬,普通校長年人均漲薪5萬,副校長也能增加2.6萬。
1)
這場改革的核心是“校長職級制”,簡單來說,就是把校長從“行政干部”變成“職業經理人”。改革后,校長不再有行政級別,而是根據能力和業績來評定職級,收入也是直接與職級掛鉤。
比如該市某小學校長王女士,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高級校長,收入大幅提升。與“校長收入暴增”對應的是“必須拿出真本事”。如果沒有真本事,干不出成績,那就可能在3年后的動態測評中被“拿下”。
建立校長職級制,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的“終身制干部”模式,沒有了行政級別束縛的校長們,可以更專注于教育創新。校長的身份將由“官員”轉變為“教育者”。為了讓校長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推動學校特色化發展,相關部門在打造職級體系的時候賦予了校長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像課程設計、教師聘任、經費支配等。
另外,沒有了行政級別,校長之間的隔閡與壁壘就被打破了,交流就沒有了障礙。并且,通過輪崗交流,優秀的校長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帶到了其他學校,實現了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傳遞和共享。這一過程有效縮小了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差距,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
2)
其實,這場看似順利的改革醞釀了十幾年。早在2005年,克拉瑪依市就提出了中小學校長“去行政化”,直到今天才全面推行校長職級制。很多人認為,這是在用“迂回戰術”,成功摘掉了校長頭上的“官帽”。
那么,未來中小學校長的行政級別會被徹底取消嗎?應該講,取消校長行政級別是一個趨勢,不僅是中小學,大學也一樣。今后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管理將更加專業化,校長更像單位的CEO,既要懂教育,又要會管理,還要有創新精神。他們既是學校的領導者,也是學校的領航員,他們的理念和決策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發展,所以不能再搞行政級別那一套。
但全面取消校長行政級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這里面涉及了很多東西,我們需要慢慢來,不能急。最重要的是,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推行職級評定制度,能不能保證公平性和科學性?如果以績效為導向,會不會導致教育功利化?
事實上,校長行政級別的取消,不僅僅是管理體制的變革,更是教育理念和社會思維方式的更新。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推動整個社會對教育管理模式的重新認知,構建更加適應現代教育需求的制度框架。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熟悉的人參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