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等報道,德國大選結果出爐,聯盟黨獲勝,默茨相關言論引發關注,國際局勢再掀波瀾。近期,國際政治舞臺風云變幻。德國大選落下帷幕,聯盟黨候選人默茨大概率成為新總理。這一選舉結果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背后所反映出的國際關系走向,尤其是德國與北約、美國以及中俄的關系,更是值得深入探討。
德國在歐洲乃至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都占據重要地位。過去,德國在朔爾茨執政期間,在俄烏沖突等問題上唯美國馬首是瞻,不僅任由美國利用俄烏沖突收割歐洲,還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緊跟美國步伐,試圖“脫鉤斷鏈”“去風險化”,嚴重沖擊了中德多年積累的經貿關系。如今,聯盟黨在大選中勝出,默茨明確表達了對美國政策的不滿。他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德國必須重塑安全政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這種態度轉變,無疑是對美國長期以來主導歐洲事務的一種挑戰。
圖片
基民盟主席默茨(資料圖)
從北約層面來看,默茨多次質疑北約在當前形勢下的作用。北約成立于冷戰時期,旨在抵御蘇聯威脅。但如今世界局勢已發生巨大變化,面對恐怖主義、網絡攻擊、地緣政治復雜局勢以及氣候變化等新興威脅,北約的傳統“集體防御”模式顯得力不從心。成員國之間不同的安全關切和利益訴求,使得北約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時效率低下。默茨認為,北約需要進行深刻自我反思,尋找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路徑。而這一思考,也反映出歐洲國家對于自身安全事務主導權的渴望。
再看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特朗普近期繞開歐洲和烏克蘭,單方面與俄羅斯溝通接觸,這一行為引發歐洲和烏克蘭的高度緊張。美國長期以來在歐洲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對俄烏沖突的態度和行動,直接影響著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特朗普的這一做法,讓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開始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默茨對北約的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歐洲團結”的追求,他意識到美國可能為了自身利益,犧牲歐洲的利益。
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中國而言,在德國大選結果出爐后,積極展開行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派遣商務代表團訪問德國,聚焦汽車行業深度合作。此時,歐洲汽車制造商正面臨特朗普政府高達25%的關稅威脅,德國作為歐洲汽車出口領軍者,受沖擊巨大。中國代表團的到來,為德國提供了新的合作選擇,有助于德國緩解美國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而且,默茨勝選前與王毅外長會面時,強調聯盟黨重視對華關系,這為中德關系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似乎正將歐洲推向一個新的方向。德國在默茨領導下,有可能重新審視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在安全政策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在經貿合作上尋求更多元化的伙伴。而這一系列變化,無疑對中俄來說是積極的信號。俄羅斯在面對美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復雜態度時,正準備發動春季攻勢,試圖在局勢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與德國加強經貿合作,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在歐洲的影響力,推動構建更加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秩序。國際局勢正處于深刻調整期,德國大選結果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持續影響歐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未來,隨著各方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關系將如何演變,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