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請點擊關注,收藏一哈!
一、蒙西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的背景與儲能定位
(一) 蒙西電力現貨市場里程碑事件
2025年2月24日,蒙西電力現貨市場正式轉入運行,成為全國第五個實現電力現貨市場常態化運行的省級區域。這一里程碑不僅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突破,更是儲能行業參與電力系統深度調節的“加速器”。
核心觀點:從儲能視角看,蒙西市場的正式運行標志著“價格信號引導資源優化配置”的機制全面落地。
(二) 政策背景與目標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813號文”)要求,電力現貨市場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實時價格信號引導供需平衡。
商業模式:儲能作為靈活調節資源的“價值放大器”,其商業模式將受益于這一機制。
收益渠道:儲能項目的收益渠道和技術創新也將直接受益。
(三) 關鍵數據支撐
試運行期成果
蒙西自2022年6月啟動連續結算試運行,歷時,覆蓋、,驗證了復雜市場環境下儲能的調節能力。
價格信號分析
試運行期間,蒙西現貨市場峰谷價差逐步拉大,新能源現貨均價較綜合均價下浮,為儲能套利和調頻服務創造了明確的價格空間。
注意:儲能行業的成功不僅依賴于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還需要關注市場需求變化,以確保投資的有效性。
二、儲能參與蒙西現貨市場的核心機制與收益模式
(一) 儲能作為市場主體:從“被動配套”到“主動盈利”
蒙西市場采用“單軌制”設計,用戶側全電量參與現貨交易,發電側除少數電源外全部市場化。這一模式下,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可通過以下方式獲取收益:
現貨市場套利: 根據日前和實時市場的價差,通過“低儲高放”獲取峰谷價差收益。
輔助服務市場: 盡管蒙西尚未建立獨立的輔助服務市場,但其現貨規則中已預留調頻、備用等品種接口。
容量租賃: 根據蒙西市場規則,儲能可作為容量資源參與中長期合約交易。
示例: 在新能源出力波動時提供瞬時功率支撐。
(二) 技術中立原則:儲能的公平競爭環境
蒙西市場明確“技術中立”原則,不對特定技術設置歧視性條款。這意味著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均可通過市場機制驗證經濟性。
注意: 在2023年極端天氣事件中,蒙西電網通過調用多種儲能技術組合,成功應對了新能源出力驟降導致的供電缺口。
(三) 節點電價機制:儲能的區位價值凸顯
蒙西首次采用用戶側節點電價形成分區價格,這一機制使儲能的布局更具戰略意義。
例如,在輸電走廊阻塞區域,儲能可通過“時空平移”電力資源(即低谷時段儲電、高峰時段放電)降低阻塞成本,獲取額外收益。,為儲能提供了顯著的套利空間。
三、蒙西市場對儲能行業的四大政策紅利
(一) 全電量參與機制:釋放儲能靈活性價值
蒙西市場要求用戶側全電量參與現貨交易,這意味著用戶需承擔實時價格波動風險,而配套儲能的用戶可通過“自建儲能+動態調整用電曲線”降低用電成本。
示例: 某工業園區在2024年試運行期間,通過配置
,將高峰用電成本降低23%。
注意: 用戶需評估自身的用電需求和市場價格波動,合理安排儲能設備的使用。
(二) 中長期與現貨協同:儲能收益的“雙保險”
蒙西采用“現貨全電量+中長期差價”結算機制,儲能運營商可同時參與中長期合約鎖定基礎收益,并通過現貨市場獲取超額利潤。
示例: 某儲能電站與新能源企業簽訂中長期合約(固定價格0.3元/千瓦時),同時在現貨市場以均價0.5元/千瓦時放電,綜合收益提升35%。
提示: 儲能項目的成功實施需要對市場規則有深入的理解和技術支持。
(三) 新能源消納需求:儲能的剛性應用場景
蒙西作為新能源大省,2024年風電、光伏裝機占比超60%,其現貨市場設計強調 “促進新能源消納” 。儲能可通過以下方式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四) 政策包容性:支持儲能技術創新
蒙西市場規則中明確提出“鼓勵新技術、新模式應用”。例如:
共享儲能: 向多個用戶提供租賃服務,降低初始投資門檻。
混合儲能系統: 飛輪+鋰電池組合,調頻場景中響應速度提升至毫秒級。
四、挑戰與對策:儲能參與蒙西市場的關鍵瓶頸
(一) 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缺失
當前儲能調頻、備用等價值缺乏獨立定價渠道,需加快出臺《蒙西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實施細則》。
警示: 當前規則的不完善可能阻礙儲能技術的發展。
(二) 容量補償機制不明確
儲能的容量價值未被充分量化,建議引入。
專家觀點: 明確的容量補償機制是激勵儲能投資的關鍵。
(三) 技術標準滯后
現有規則未明確儲能參與市場的最小規模、響應時間等要求,導致部分項目無法合規接入。
(四) 專家建議
推動儲能納入蒙西市場信用評級體系,降低交易保證金比例。
建立“儲能靈活性資源庫”,通過市場出清優先調用高效儲能設施。
探索儲能參與跨省現貨交易,例如通過蒙西-京津冀通道實現跨區套利。
引用: 專家們強調,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提升儲能項目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
五、未來展望:儲能行業的“蒙西樣本”啟示
蒙西市場對儲能行業的三大啟示
引用: 蒙西市場的正式運行為全國儲能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案例。
(一)
明確的峰谷價差和節點電價機制可吸引社會資本投向儲能。這表明了價格信號在引導投資方向上的重要性。
(二)
不預設技術路線,鼓勵多元化技術競爭。這意味著:1. 所有儲能技術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2. 創新和技術進步得到了極大的激勵。
警示: 技術選擇應基于市場需求而非政策偏好。
(三)
通過規則迭代(如2025年計劃推出的輔助服務市場)持續釋放儲能潛力。
蒙西市場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效的價格信號、開放的技術環境以及靈活的政策支持是推動儲能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結語
引用: 蒙西電力現貨市場的正式運行不僅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里程碑,更是儲能行業從“政策依賴”轉向“市場驅動”的關鍵轉折點。
隨著峰谷價差擴大、節點電價精細化、輔助服務市場完善,儲能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穩定器”與“利潤中心”。
對于從業者而言,唯有深度理解市場規則、精準布局技術路線、快速響應政策動向,方能在這場變革中搶占先機。
原文如下:
有關盟市能源局、發展改革委,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各經營主體:
2022年6月1日蒙西電力現貨市場啟動長周期不間斷結算試運行以來,截至2025年1月,已連續運行32個月,歷經迎峰保供、極端天氣和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保電等多場景考驗,有效應對了電力供應緊張及新能源消納困難等復雜局面,市場機制完善,成效顯著,特點鮮明,在反映電力供需、發現電力價格、引導頂峰保供、促進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保障了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2024年7月,我們委托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建設技術經濟咨詢中心開展蒙西電力現貨市場轉正式運行的第三方評估工作。評估意見認為,蒙西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有效推進,市場運行成效明顯,發揮了保供應、促消納、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市場規則體系基本健全,市場運營管理規范,市場技術支持系統功能完備、運行穩定,市場風險防控機制完備,滿足轉入正式運行條件。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體改〔2023〕813號)要求,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備案,決定蒙西電力現貨市場于2025年2月24日轉入正式運行。
特此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 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2月21日
請點擊下方“分享、在看”擴散,周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