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原 詩
《九日尋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師院二首》(之二)
蘇軾(宋)
湖上青山翠作堆,蔥蔥郁郁氣佳哉。1
笙歌叢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來。2
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黃菊為誰開。3
明年桑苧煎茶處,憶著衰翁首重回。4
蘇軾 畫像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九月初九重陽日。蘇軾時任杭州通判,年37歲。
詩題中的“臻阇黎”(“阇黎”即長老),青牛君認為應為南屏梵臻(?-1103年),原名有臻,道號南屏,謚號“實相法師”。著有《釋十類》、《諸文類集》等多部著作,為宋代高僧,同時又因高超的點茶技藝被譽為“點茶三昧手”。蘇軾曾為其寫下《送南屏謙師并引》及《又贈老謙》等詩。青牛君均已解析,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查閱。
詩題中的“勤師院”,根據《咸淳臨安志》記載,“勤師院”即報恩院,開寶七年始建,位于孤山(今杭州西湖區(qū))。
鳳來朝(白牡丹) “國際美味獎”最高評級
注釋及大意
1、湖上青山翠作堆,蔥蔥郁郁氣佳哉。
本句大意:放眼看去,西湖周邊的青山宛如蒼翠的顏色層層堆疊,林木茂盛,生機勃勃,氣象萬千。
2、笙歌叢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來。
笙歌叢里:此處指各種應酬歡宴。
本句大意:從那笙歌繚繞的應酬場合中脫身出來,在這云影波光相互映襯的大自然中,沐浴秋色,滋養(yǎng)身心。
3、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黃菊為誰開。
白足:《高僧傳》“魏武帝時,有一僧白足,名思始,甚有神異,號白足禪師”。赤髭:《續(xù)高僧傳》“后魏佛陀耶舍,赤髭,善解毗婆舍論,時號‘赤髭毗婆舍’”。
本句大意:信步來到勤師院,臻長老含笑迎我,就連不畏霜寒的菊花也迎風綻放。
鳳來朝(300克/餅 5餅/提 20餅/箱)
4、明年桑苧煎茶處,憶著衰翁首重回。
明年桑苧煎茶處:蘇軾自注“皎然有《九日與陸羽煎茶》詩,羽自號桑苧翁。余來年九日去此久矣。”桑苧:原指茶圣陸羽,此處指臻長老(“臻阇黎”)。衰翁:此處為蘇軾自指。
本句大意:明年的今日我若還在這里與臻長老品茶論道,那時應該還會記得我們今日之會吧。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夢想實現!
鳳來朝 茶湯實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