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到訪白宮和川普舉行會晤,這是繼法國總統馬克龍后,第二位到訪的歐洲國家元首。
雖然美國現在和歐洲國家之間的關系鬧得不愉快,但英國顯然和其他歐洲國家是不一樣的。特朗普在馬克龍到訪時甚至沒有親自到門口去迎接,而斯塔默卻得到了特朗普的迎接,這體現出英國在美國外交中不同于歐洲的地位。
在雙方會談中,斯塔默糾正了特朗普關于英國援助烏克蘭的資源是貸款,可以收回的說法。斯塔默表示,英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是出于道義和正義感,這些援助無須烏克蘭方面償還。
英國現在對烏克蘭的援助相比開戰之初已經大幅下降,斯塔默上臺以來還沒有對烏克蘭做出過亮眼的援助。不過這次斯塔默的聲明還是彰顯了英國的風度和眼界,不愧是長久以來引領世界的國家。
對于英國提出的對烏克蘭戰后駐軍問題,特朗普表示了支持,但駐軍產生的費用還是由歐洲負擔。而且特朗普對英國打算駐軍卻需要美國提供擔保的要求不太樂意,他認為英國投入到國防開支中的錢太少了,按照斯塔默的計劃,英國要到2029年國防開支才能占到GDP的3%。
這對于近在眉睫的俄烏戰爭后續來說顯然太慢了,歐洲需要更多的相關投入來保障對烏克蘭和自身的安全。得益于特朗普這段時間的鬧騰,歐盟內部的危機意識飆升,各個主要國家除了提高自己的國防開支外也在探討聯合軍隊的組建問題。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近期宣布,北約盟國正在迅速采取行動,在國防方面投入更多資金。宣布大幅增加,其他人將緊隨其后。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各軍工企業股票大漲,這就說明歐洲投資者看好國防開支的上升。德國連續宣布了幾個千億級別的軍工計劃,不管能不能落地,都反應出歐洲這次的認真態度。
另外有消息稱,除了英、法、德等國外,土耳其也對加入烏克蘭戰后的駐軍表達了興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可能會向烏克蘭派出軍隊,幫助烏克蘭維護戰后的安全。
歐洲一直以來都有建立自身軍隊的想法,不過都是想的多做的少,往往十幾年過去都沒啥進展。哪怕是前不久才開會宣布加大支援烏克蘭的德國,在2025的支援計劃也很有限。德國的支援計劃包括了37萬發炮彈和6輛自行火炮車,這些裝備在激烈的戰場上估計也就一兩個月的消耗,而德國需要一年時間來準備。
因此歐洲的強軍之路才剛起步,在美國的庇護下過了幾十年和平歲月的歐洲,現在必須加快腳步才能跟上美國的步伐。特朗普的戰略重心明顯不在歐洲,因此歐盟強軍正是時候。
特朗普的重心目前仍在國內,隨著美國內部改革的深入,一些舊事成了政治斗爭的工具。剛剛公開的愛斯潑坦名單便是特朗普國內改革的重要一步,雖然沒有什么勁爆猛料抖出,但這一案件背后的大佬們都捏著一把汗。
有人一直認為民主黨之所以沒有猛烈攻擊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因為他們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等特朗普政府犯了大錯再出擊。實際上更可能是特朗普的清洗運動拿住了民主黨的命門,愛潑斯坦案僅僅是個開始,民主黨內部牽涉太深,因此不敢過分攻擊特朗普。
至于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態度也不能完全放心,盡管他現在來了一個大轉彎,但這種情況也是基于利益的考慮和總體戰略的安排。
特朗普不喜歡持續無回報地向烏克蘭投入,但更不想看到俄羅斯在戰場的獲勝。因此當前的雙方協議能解決美烏各自的問題,也為歐洲今后獨挑大梁打好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