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淑士國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姬姓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上古部落聯盟首領,是“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因其封地在高陽,故號高陽氏。
《鏡花緣》里的淑士國,人人儒巾素服,舉止斯文,張口閉口都是之乎者也,到處都是賢良方正、德行耆儒的匾額,然而卻都吝嗇計較,勢力刻薄。
兩面國也是《鏡花緣》虛構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里人們都長著兩張臉,一張善良隨和,一張兇狠陰險,他們用不同的態度在不同環境中對待不同的人,揭示兩面國的雙重性和虛偽,也是對社會現象的隱喻和批判。
今天分享的連環畫故事《淑士國》是根據李汝珍同名小說《鏡花緣》改編的系列連環畫《鏡花緣》第六個故事,秀功、聶磊、聶聰繪畫,封面聶秀功繪畫,海豚出版社出版。
連環畫《淑士國》講述了唐敖在海外游歷,途經淑士國、兩面國的奇遇,通過對淑士國的假充斯文,滿口之乎者也,還有兩面國看見不同身份的人就用不同的方式對待的丑惡嘴臉,以連環畫的形式,刻畫細膩,描繪深入,諷刺和鞭撻那種附庸風雅、華而不實、以貌取人之風氣,夸張又深刻,妙趣橫生。
關于小說《鏡花緣》,是清代李汝珍于嘉靖年間所創,前五十回描寫唐敖與林之洋、多九公、女兒唐小山等人一同游歷各國的奇聞趣事,后五十回描寫武則天開女科選才女,由百花仙子下凡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女子一同中選,入朝為官的故事,其內容之宏大,想象之奇妙,筆調之幽默,思想之新穎,運用夸張、隱喻、反襯等手法,描繪出理想與現實,善良與丑惡的鮮明對比,帶著批判的思想,表達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連環畫《鏡花緣》則通過獨特的繪畫風格,簡潔的語言描述,讓我們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了解這個故事,品味這個故事,樂在其中,令人深思,同時又回味無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