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宏觀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在接受網紅Tuck Carlson的專訪中表示,人工智能目前已經能夠達到博士水平的知識儲備,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專家,將在未來10年內徹底改變生產力和就業結構。
例如,到2030年,全球將有20%的工作可能被AI取代,包括高端工作,律師,醫生,藝術家,這些都是美國當前最高收入的職業。
達利歐同時強調,AI 也可以為社會創造巨大財富,緩解教育、醫療的不平等,但這有個前提條件,即政府能夠通過“財富再分配”,確保大多數人受益,而不僅是少數科技寡頭。
達利歐認為,未來美國要不是一個完全專制控制的政府,要不就是無政府,沒有中間地帶,但最可怕的是,現在沒有人能夠控制這個轉型的過程。
換句話說,在達利歐眼中,人工智能對人類是福是禍,僅在一線之間,取決于財富能否再分配。
目前,業界主流的觀點認,未來社會幾乎所有工作都可由機器人完成,服務業和工業界會率先廣泛應用,家庭市場稍慢。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近期表示,他預測未來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可能達到5:1,全球將有300億機器人運行。
2023年,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AI對高學歷高收入的人沖擊更大,因為人工智能可以更輕松取代這些崗位。銀行業、高科技行業和生命科學等行業所受的影響最大。而在以往,高學歷的人受技術進步的影響相對較小,而此次AI替代對各行業和各職業的影響將會是空前廣泛的。
韓國央行同期的研究也顯示了類似的結果:AI對高學歷高收入的人沖擊更大,因為人工智能可以更輕松取代這些崗位。化學家、醫生、律師、會計師和資產管理人等被沖擊最大。
在目前的模式下,美國從AI 受益最大的是大力發展AI技術的科技公司,包括AI芯片和各類AI應用的企業,其次是通過大規模采用AI技術,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各行業相關企業。
隨著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從中長期來看,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工作崗位被AI替代,造成大量的人員失業。而美國最關鍵的經濟支柱是服務行業,美國GDP約80%來自服務業,制造業僅約為10%。
因此,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會對美國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不僅會導致大量人員失業,甚至可能會嚴重沖擊且美國服務業和整體經濟。
對于美國而言,能否再分配財富、能否將財富從少數科技寡頭和AI受益企業轉移至普通老百姓將成為關鍵,但這涉及到深刻的社會變革。
對此,達利歐強調,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和不確定性時代,舊的規則將不再適用。這將不可避免的影響甚至顛覆已有的傳統文化、社會機構,經濟市場等各個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