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大事不好了,特朗普宣布再加我們10%的關稅,注意這是疊加了之前已經加的10%關稅。同時他還宣布加歐盟25%的關稅,并且加拿大跟墨西哥的關稅政策在3月4日執行。
現在全球貿易體系被特朗普這么一攪,已經是亂成一團了。歐盟這邊有消息說,他們正準備對美國的科技公司加征關稅來作為報復。我們這邊自然也不會妥協,上一次特朗普加10%關稅的時候,我們已經做出了回應。這次我估計力度也不會小,看誰能撐得過誰?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特朗普為何一定要加關稅?他加關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特朗普本次執政的四大目標是:加關稅、削減財政赤字、給企業減稅,以及重振美國制造業。
我們要看懂特朗普加關稅的目的,那就得看懂他整個執政的目的。特朗普是靠著美國中低階層投票起來的,因此他最核心的執政目的就是就業率。要提高就業率,那就必須重振美國的制造業,這個事情說來容易,可是辦起來卻不容易。
特朗普執政四個目標,其實就是一個目標。因為不管是對外加關稅,還是對內減稅,其實都是為了解決就業率的問題。看懂了問題的本質之后,你再來看看加關稅的問題。
特朗普要重塑美國的制造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政治手腕,逼迫其他國家的企業去美國投資建廠,他的想法就是把關稅抬高,那其他國家的公司出口美國的成本就大大提高,為了降低成本爭奪美國這個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那他們就得去美國建廠。
這個思路看著確實沒問題。可是特朗普忽視了更大的問題。如果去美國建廠的成本大大超過關稅的成本,那其他國家的公司還會選擇去美國建廠么?
投資一家工廠的成本,包括土地、機械、人力、供應鏈等等。這些現在美國基本都沒有優勢。看看2017年去美國投資的富士康就知道。如果你去美國建廠,招不到工人,土地成本、用電成本都非常高,零配件都需要從外國進口,那你會不會去美國建廠?
只能說特朗普用關稅來作為博弈工具,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關鍵特朗普并不是單純加某幾個國家的關稅,要加大部分國家的關稅。既然大家的關稅都增加了,那就意味著大家的成本都一起增加,那大家之間的競爭還是跟之前差不多。
當然相對于美國本土企業而言,他們就迎來了好日子。競爭對手都加了關稅,而他們還可以減稅,競爭優勢就來了。可關鍵就是美國現在本土還有制造業么?
美國現在基本就剩下高科技產業、金融業、能源跟農業了。中端跟低端的制造業基本都沒了。這兩年連高端制造業也出了不少的問題。波音連續虧損,旗下的飛機不斷出現各種事故。
所以搞了一大圈,美國本土沒人生產廁紙、沒人生產襯衣,就是關稅再高,不還是得去買外國的產品?要知道要生產一件襯衣,那不光得有服裝廠,你還得有上下游的產業,你得有上游的棉花種植、化纖生產、紡紗、織造、印染、輔料生產,中游的服裝設計、服裝生產加工,下游還得有運輸、銷售渠道。光是線上游這些產業,美國就完全折騰不出來。
可是特朗普現在也沒辦法,他如果折騰還有一點機會,如果不折騰就完全沒機會。起碼他可以先把遷移到加拿大跟墨西哥的產業給逼回美國先,之后再一步一步挖其他的產業。
當然特朗普估計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拿著關稅作為美債的博弈工具,逼著中國、日本、英國等美債大戶繼續增持美債。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債只剩下7000多億美元,比巔峰的時候少了一半。英國、日本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減持。如果大家都拋售美債了,那意味著美債跟美元也玩完了。所以特朗普也大概率是在用關稅作為武器,逼著其他國家增持美債。
其實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特朗普只有4年的時間,如果他的這些策略4年內不能見到成效,那4年之后民主黨卷土重來,那就可能推翻現在的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