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接近尾聲,美俄關系也比之前的劍拔弩張要好了很多。最近,美國公開要削減軍費,普京第一時間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和俄羅斯削減50%軍費的建議表示了贊賞,并稱已和美國達成一致。
有意思的是,普京還在表達支持的同時,也不忘拉上中國,表示如果中國愿意,也可以加入削減軍費的談判。
這一提議看似是為了推動世界和平,通過減少軍費開支來避免軍備競賽,給緊張的國際局勢降降溫。特朗普政府的動作也頗引人關注,畢竟去年美國的軍費高達8500億美元,如今卻有意削減,這向世界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是,美國和俄羅斯削減軍費是事出有因,美國削減軍費是因為美國真的沒錢了,而俄羅斯削減軍費,則是為了削減俄烏沖突給俄羅斯帶來的影響。
中國的態度也很明確,我方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稱,中國一貫堅持和平發展路線,國防支出完全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
這一表態實際上是在告訴世界,中國的軍費支出并非為了與他國進行軍備競賽,而是出于自衛的需要。在這件事上,沒得商量,中國有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這些年,美俄交鋒搞得全球草木皆兵,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24年全球軍費開支預計將突破2.4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去年美國的軍費高達8500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的三分之一還多,俄羅斯也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但是,如此巨額的投入,真的都用在刀刃上了嗎?馬斯克最近的查賬行動揭示了美軍內部的腐敗現象,從伙食費被貪污三分之一,到武器裝備采購價格高出市場價數倍,不禁讓人對美國軍費的實際效用打上一個問號。這種高投入低回報的模式,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再轉向俄羅斯,這個國家的軍費預算雖然比美國少很多,約為1459億美元,但真正能用在軍事上的只有70%左右。系統性腐敗問題在這里同樣不容忽視,甚至有軍裝流出,在網上被售賣。
與此相比,中國的軍費開支雖然也在增長,但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且嚴格遵循自衛防御的戰略原則。中國都將堅持自己的軍事發展道路,不會盲目跟風或參與無意義的軍備競賽。我們的軍事支出,都是基于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東風系列”導彈、殲-20戰機,這些并不是為了炫耀武力,而是為了確保國家的戰略安全,是為了應對外部威脅。
在這個全球軍費飛漲的時代,中國依然堅守“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的戰略。我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不斷增強國防實力,但我們絕不做無意義的軍備競賽的推動者。
以美國為例,其不斷加大對臺軍售,不僅無助于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反而加劇了局勢的緊張。而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軍事支出增加,也使得東歐局勢更加復雜。這些都是軍備競賽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中國的軍事發展始終圍繞著“自衛防御”的核心戰略展開。中國不參與軍備競賽,但也不會在守護自身利益的道路上退讓半步。
中國的軍事戰略一直都是積極地,面對所謂的“島鏈圍堵”,中國更需要強化自身的軍事實力,以突破重重封鎖,確保國家安全和主權不受侵犯。近年來,美國在臺海、南海的軍事存在不斷增強,這無疑給中國的國家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增加軍費投入,加強國防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普京和特朗普的“軍費減半”提議雖然引人注目,但中國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軍事策略。
真正的和平不是通過削減軍費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增強互信、加強合作來共同維護。真正的“安全感”是自身給的,而不是靠著別的國家削減軍費來自我安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