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你應該被“某某平臺接入deepseek”的信息,“灌”滿了。
一個“段子”也開始流行:
宣傳:XX公司已接入 deepseek
實際:開始用 api 了,且充值了5000塊
宣傳:xx 公司已部署 deepseek 模型
實際:看了B站教程,下載安裝了一鍵包
如此直接“拆穿”,讓像大叔這樣的公關人,有點猝不及防……
到底有沒有企業真把deepseek搞透了,且切實可落地的案例呢?
正好,我最近確實在思考“Dream house”的事,小紅書上看了幾套房子,就瘋狂給我推……
今天,就刷到一個叫“棲息地”的品牌,開了一場“智能住宅 L32 2.0版本”的發布會,號稱“首個擁有Level3級別的智能體”智能住宅產品!
誰是“棲息地”呢?
原來,是原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前總裁沈亞楠,現在的創業項目。
他為啥不造車了造房呢?
因為他說想給“中國有孩子的城市家庭”打造一個好產品。
什么是“L32”呢?
其實就是針對“3房2衛”的戶型推出的智能住宅產品。
什么又是“Level3級別的智能體”呢?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能夠自主采取行動的系統”(下面會舉例)。
在發布會上,沈總宣布:
智能住宅,棲息地,遙遙領先!
大叔一邊看發布會,一邊有點懵:
智能住宅,到底是一個什么產品?
會自己思考的智能體,難道比deepseek還牛?
對大叔這樣“有老有小”的中年男人來說,什么樣的住宅才是最適合?
萬萬沒想到,沈總把“做理想汽車打動奶爸那套模式”,用在棲息地上,竟然也把我打動了。
我竟然全程看完了發布會,還特別有下單的沖動……
如果你也有裝修房子的想法,請試著看完。即便是不用棲息地,起碼對房子會有系統認知,至少我是這個感受!
沈總,首先提出一個概念,叫“健康底盤”。
你看,不愧是造車的,造房也用“底盤”。
棲息地的“健康底盤”,包括:
水、空氣、光!
你可能會問:哪個房子沒有水、空氣、光……
但棲息地就是不一樣!
水:別墅級別水處理器,全屋四種水,分別是:軟水、凈水、直飲水、即熱直飲水!
最關鍵,人家自己研發的,享受了“別墅”待遇,但占地空間不大,可以直接“藏”在洗碗池下面。
空氣:新風系統、傳感器每2秒感知一次二氧化碳含量(確保長期小于800ppm)、地送頂回、穩態溫控算法、北方加濕南方除濕,新風+空調+地暖智能聯動控制
沈總還科普了一個小知識:
大自然的二氧化碳含量是423ppm,800ppm是國際建筑健康標準定的,因為一旦超過就對身體不好。比如很多家庭習慣晚上閉門睡覺,二氧化碳含量一般會上升到1000甚至2000 ppm,就會影響睡眠質量!
光:全屋自然模擬光、燈具博物館級高顯色“CRI(Ra, Ri)>95”、無藍光危害、防眩值UGR<13
大叔現在租的房子,房東是一對老頭老太,裝修風格就不點評了,但客廳有至少8種顏色的燈,有一排開關,我每次都開錯,只能一排都打開……
沈總還科普了一個小知識:博物館級高顯色對小朋友的眼睛發育是最好的。
他還補充說,自己家里裝修完,一數,有16個遙控器……
這確實是痛點,棲息地這次就把全屋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PM2.5、PM10”和燈控全部放在一個面板,而遙控器只有1個!
看到這里,你一定會問:
大叔,你說的“智能住宅版deepseek”呢?
不是我故意賣關子,作為丈夫、父親和兒子,我覺得一個家最重要的應該是“健康底盤”。
其實,上面提到的新風系統、燈光,都已經把充分利用智能系統了。只不過,這個“智能體”沒有炫技,隱藏在暗處穩定工作。
說完健康底盤,那就再聊聊“智能底盤”。
棲息地的智能底盤,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顯性的,一個是非顯性的。
顯性的就是“小七”,就是棲息地“首個擁有Level3級別的智能體”。
你可以通過和ta對話,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
通過聲紋識別,認識家人。
可以調用工具,模擬操作,打開電視。
還能在你邊看電視的時候,幫你搜索電視畫面出現的動物的具體介紹。
當你發出“小七小七,孩子要睡覺了”,ta會調用“睡眠傳感器+空氣環境系統+光環境系統”,進入睡眠模式,并通過裝在床疊的傳感器實時感知孩子的入睡情況。
終于,有deepseek的場景來了:
"小七小七,等孩子睡了之后,你再把兒童房的燈關掉;如果他十點還沒睡,記得提醒我。”
這“題”有點復雜,“小七”需要調用deepseek來理解意圖,實現:監測+關燈或者提醒。
你還可以讓小七幫你記住“某某東西放在哪里了”,下次你就可以直接問ta,大叔覺得,這個功能對夫妻和親子關系,都非常重要!(我家就經常因為找不到一個東西,互相指責)
非顯性的智能底盤有4個,分別是:
家庭私有算力中樞+家庭私有云+家庭融合傳感+家庭通訊系統
算力中樞,隨著deepseek的火爆,這個詞反而好理解了,棲息地的算力中樞是200 TOPS,相當于1.5倍的特斯拉自動駕駛“Hardware 3.0”硬件算力。
沈總果然是理想汽車出來的,造家都在跟特斯拉對標。但大叔認為,這個對標是有意義的,因為一對比你就可感知了。
小七要處理那么多復雜的問題,核心就是算力。
當然,數據通訊和數據儲存也都很重要,沒有網絡,人工智能肯定是智障了。又因為家庭數據涉及到很多個人隱私,必須是私有云才行。
大叔最想說的是“家庭融合傳感”,棲息地共有9個類別的傳感,布設在全屋,包括:
空間視覺、環境傳感、睡眠傳感、桌面識別、燃氣監測、人體動作、兒童坐姿、智能貓眼、陣列麥克風
這些傳感器怎么用呢?
舉個例子,也是最打動大叔的一個點——智能伴讀艙。
前段時間,一個新聞很火,大致是:
一個父親,盯著孩子寫作業,結果一生氣拍了下桌子,手拍骨折了……
大叔也非常擔心自己“骨折”,怎么辦?AI來幫你。
第一,如果孩子坐的歪歪扭扭,或者蹺二郎腿,棲息地的“智能伴讀艙”就會調用AI自動提醒。
第二,作業寫完了,到底對不對呢?桌面有一個攝像頭,可以智能識別作業或者伴讀。(據說這個功能未來OTA上線)
第三,學習時的燈光,到底是該暗點還是亮點呢?手掌一劃,打開學習燈,自動根據外部環節調節明暗。
這樣,家長就不用在旁邊盯著孩子做作業了,你完全可以在客廳刷手機。
當然,如果你實在想知道孩子做作業的情況,兒童房有一個智能攝像頭,可以幫你直接查看。
最后就是“環保盾”,棲息地實現真正的“裝完即住”。
前面不是說了那么多健康的因素嘛,其實漏了一個,就是裝修甲醛等問題。
沈總說,環保就一個要求,“我自己愿不愿意裝完即住”。
這就要求:單品主輔材料環保,承載總量控制,標準化交付,供應商質量管理。
棲息地干脆自己造了一個木作工廠,以及自建CNAS級環保實驗室。
當然,沈總還提到設計美學,大叔不太懂,這部分就略過,有興趣自己去搜。
綜上,大叔稍微做個總結,分別從賽道定位、產品營銷和創始人情懷3個角度。
從賽道定位的角度,棲息地顯然是一個“新物種”。雖然它與全屋定制家具、裝修公司等品牌根本不是一個賽道,但無疑,棲息地“L32”產品正式“殺入”,可能將讓傳統家居和家裝行業重新洗牌。大叔認為,在賽道定位上是成功的。又應了那句老話——“顛覆一個行業的往往是外行”。
從產品營銷的角度,大叔認為,棲息地智能住宅抓住了一個“deepseek”風口,并深刻洞察到了“有孩子”人群的居住需求(健康+智能+環保+美學),把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理念和供應商管理理念,都引入到住宅行業,令人眼前一亮,產品很有說服力。
從大叔對傳統家具和裝修公司的理解,他們的營銷都非常傳統,且非常依賴傳統渠道,我相信,棲息地這條“鯰魚”,一定會攪動整個市場。
在創始人情懷方面,大叔也很佩服沈亞楠,雖然他用了很多智能汽車的比喻,但通過他的演講,我能感受到,他在為周邊的朋友造一個好房子,并不是一句空話。
最后,你怎么看第一個會“深度思考”的智能住宅?你會想試試嗎?歡迎你留言。
年度復盤:
熱門點評
對話高手: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